陈文玲赋能高质量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价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88851.html
专家简介

陈文玲: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近日应邀出席央视财经论坛主旨论坛并发表演讲,围绕“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度解读并研判其发展趋势。

以下为演讲全文:

  非常荣幸也非常感谢央视邀请我参加这次论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闭幕,中央电视台跟得非常紧,今天就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今天主题是《赋能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也选得非常好。大家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一个总基调,一条主线,两大动力,三大攻坚战、六项任务,六项任务中的第五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中央电视台选这样一个题目--《赋能高质量发展》?我认为,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很多任务,但是这项任务对于经济工作来说,放眼世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价值。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样一个新的阶段,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时的战术选择,而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也是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所以,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要落实好十九大以来中央一系列部署,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文件,大家都可以看得到,更详尽的文件还会在媒体刊登或者内部传达。在此,对赋能高质量发展我谈三点看法,与大家分享。

  第一,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重大部署,是从第一个百年向第二个百年无缝链接的战略选择或者战略替代。第一个百年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要实现的目标,其中包括了到年的浴血奋战,包括了改革开放之前近30年国家的重建,包括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速年均接近9%,有的专家算得很精确,8.84%。实际上,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候,GDP年均增速是9.6%,这几年经济速度下行,这样平均下来以后9%左右。这两年经济增长速度,年是6.6%,今年大概率应该在6.2%左右。大家可以看到,今天特朗普发出很明确的信息,要和中国签订阶段性的贸易协议,这意味着中美阶段性的止战,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比较好的预期,会给美国经济带来比较好的预期,也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比较好的预期。四季度虽然剩下的时间不长,但是经济增速可能会有所回升。中美贸易从10月份就开始彼此释放善意,美国向中国的出口已经增加了,大豆进口合约接近万吨,猪肉进口合约万吨,美国政府对中国华为几次延长了供货的时间。因此,我认为,今年中国GDP增长应该在6.2%左右。

  在年经济工作部署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公布GDP增长目标这个经济指标,我认为这是一种导向,强调经济增长保持在在合理的运行区间。我认为,这是我们的进步,实际上GDP的增速是经济运行的结果,而不应该再是计划经济时期那种指令性的指标。从"十一五"时期开始,GDP就变成了一个指导性的指标,约束性指标则是节能降耗减排等等。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体现了一种战略替代,从现在开始到整个"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会实现几个转型:

  一,中国经济会从速度型转向质量型;二,中国经济会从规模型、外延型转向内涵型和结构型的优化;三,中国经济会从粗放型的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四,中国经济会从全球产业链垂直分工转向水平分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水平分工已经开始,从改革开放开始的30年时间里,中国制造业差不多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垂直分工的中低端,现在某些领域、某种程度上还是垂直分工。赋能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会持续发力,使中国从总体上的垂直分工走向水平分工。中国是最早承诺哥本哈根协议的国家,是引领全球落实巴黎协定的国家,是实行绿色发展理念并作出成就的领先国家。所以,在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战略替代中,我认为赋能高质量发展就是一个无缝链接,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我们的资源、能源承载能力形成硬约束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真正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先在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意。在这样一个战略替代中,中国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金融结构、贸易结构、人口结构都会发生重大的调整和优化布局,而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这种结构性调整步伐会大大加快,创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布局。

  第二,赋能高质量发展,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大环境下,特别是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走向时代前沿的战略抉择。中国已经被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作最大的战略性竞争对手。从 开始到科技战,到金融战,到对中国的祖国分裂战,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目标或者是目的只有一个,遏制中国,阻止中国前进步伐,使中国不能成为世界老大,而老大的地位永远为这个国家保持。在上一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将卸任的时候,他在西点军校讲,美国至少还要引领世界年。现任总统特朗普讲美国第一,美国利益至上,反对全球主义,使美国永远伟大,他连选连任的竞选口号是,让美国继续伟大。我跟美国人对话时候讲,你们可以看一下世界银行刚刚发布的到年世界经济预测,普华永道调查机构的预测,到年排在世界前10位的国家,世界银行预测,其中7个是现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型经济体,中国排第一,印度排第二,美国排第三。普华永道的预测,届时世界主要经济体前10位中,有6个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国第一、美国第二、印度第三。我说,我不知道美国做了当世界老二或者老三的准备了吗?从历史的长周期看,未来中国经济总量肯定会是世界第一位,几乎所有的机构作出的预测都是如此。

  在这样一个历史长周期中,中国仅是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一位行不行?显然不行。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的目标,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是在国际比较中的强国,是在国际比较中大家共同认知的具有引领性的国家,而不是我们所强调的仅是中国特色。必须要在世界上进行横向比较,在世界上你是老大,你是经济质量最强的,你才是强国,而衡量是不是强国有着客观标准。刚才,李毅中部长谈得非常好,苗圩部长也讲,中国制造业还属于第三梯队,我认为中国制造业现在正在迈向第二梯队,未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可以进入第一梯队。我们面临的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与调整。我们和世界最大的强国之间关系发生了非常大的调整和改变,这当然不以中国意志为转移,它把你当成竞争对手,你当然不得不把它作为对手。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两年中国被美国狠狠地推了一把,就已经站在世界舞台中央了。世界舞台中央,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或者是角力的对手,毫无疑问就是中美两个大国。我参加过一些中美关系讨论的会议包括闭门会,美国也有很多非常资深的战略家,他们也非常忧虑。基辛格在11月份中心与彭博共同举办的"创新经济论坛"上讲,如果美国与中国继续对抗下去的话,给世界带来的灾难,将比摧毁欧洲文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严重。在今年9月份世界联合国大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世界正在面临大分裂,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出现了竞争和对立,会导致世界形成两个阵营,形成两个国家各自独立的贸易体系、金融体系、互联网体系,这对世界将是一种灾难,会改写世界地缘经济甚至地缘军事战略。世界大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大国竞争我认为已经不像一战时期、二战时期的选边站队,或者是站在美国一边,或者是站在苏联一边。现在的大国竞争,大家都是根据国家的利益诉求和权益不断进行组合站队。比如在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方面,可能站在中国这一边,而在WTO改革特别是中国是否还具有发展中国家地位方面,可能则站在美国一边。根据本国的核心利益来进行排列组合,有一点像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现在的经济体量,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脱贫成就,中国的绿色发展,中国的节能降耗减排,毫无疑问已经得到世界的赞赏与共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响应,到目前为止最新的数据,全球有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和中国签署份"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文本。美国人非常关心"一带一路",说你们中国是不是要另外搞一个体系?我对他们讲,如果中国另外搞一个体系,中国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吗?如果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没有好处,对参与的所在国家没有好处,不能给所在国家带来发展和希望,中国有什么权力让人家参加会议,让他们来跟我们签署合作协议呢?中国政府在国内能发红头文件,我们在世界范围能发红头文件吗?我们在中国国内可以开会,举办中央电视台这样的会议,我们能命令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来参加我们的会议吗?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诉求,共同的憧憬,"一带一路"建设给大家带来了共同希望。

  中国前进的步伐、发展的框架、中国的道路已经走出来了,我们有充分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经济发展的素质,还不足以成为世界引领者。比如技术的原始创新,我们真的比不上美国,比如我们的基础研究和基础教育,真的比不上美国。美国人均教育经费是我们的8倍,美国用于研发的费用占GNP的2.58%,而我们研发经费占GDP的2.19%。我们的军费开支比不上美国,美国军费开支年是亿美元,年亿美元,年新的预算是亿美元,占全球军费的40%,是我们的几十倍。所以,我们现在的短板是什么?短板不是我们的经济总量,不是制造业总量,而是经济发展质量和制造业水平。过去,中国制造业总量和美国没法比,二战时美国制造业产值曾经占全球50%,中国改革开放时美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33%,现在占不到15%左右,而中国制造业产值已经接近30%,目前美国制造业产值已经没有办法和中国比。美国国际贸易总量和市场总量也没法与中国比。中国从年开始货物贸易总额一直是全球第一位,是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中国现在和未来一个时期,最大的红利是市场红利,对外贸易总额,加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加上房地产市场交易总额,加上物流市场总额,我算了一下账,年高达万亿元。美国的市场规模与中国没法比,除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持平以外,其他我们都比美国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但是,美国用于基础教育、基础研究的经费比我们多得多。

  美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和中国目前的财政补贴完全是两个概念,中国是国家直接给企业补贴,美国是采用政府招标采购方式,以商业合同即契约委托给企业,委托给研究机构。签订商业合同的机构,必须完成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项目,是需要交账的,是商业化的,市场化的,是采用商业合同形式来制约的。比如说,美国国防部每年20%的经费用于基础研究,互联网就是美国国防部委托企业做的关于美国军事战争期间通讯网络的联系方式,后来转变成民用技术,再后来成为全球互联网革命。比如GPS定位系统,也是美国国防部委托高技术企业进行的军事项目研发。国防部用于这些项目的研发经费,通过商业合同给了很多企业或者研究机构。美国每年用于基础研发的经费要几千亿美元,相当于我们多少钱?大约4万亿元人民币。美国是通过政府公共采购政策,把大笔的钱转换为我们的所谓补贴,进行公共品的采购,但他们是商业化的运作,要的是投资的回报,政府的投资,政府委托的项目要依据合同最终完成,和我们的补贴完全是两个概念。

  美国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它有它的一套举国体制。再比如说美国的长臂管辖。美国长臂管辖对世界影响很大,是用美国国内的法律去制裁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国家和企业。美国近10年根据本国长臂管辖法律,从全球收获了亿美元的罚款。负责罚款的是美国财政部下面一个专门机构,他们对世界各国违规企业、机构和个人罚款,并且收归财政部所有。所以,中国要在大国竞争博弈中胜出,就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进高水平的管理,提高国家的现代治理能力,提高政府管理现代国家的能力,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重大部署,我认为这个部署意义是深远的。而且,我们可能还没有深入到更深的层面,比如研究像美国这种举国体制,研究美国用什么样的体制机制和方式,使国家成为世界科技上第一大强国,军事上第一大强国,经济上第一大强国。

  当然,美元如何收割世界财富,由于 已经成为普及的常识。中美 与历史上所有的贸易摩擦、 的背景完全不同。最大的变化就是世界第四次科技革命、第四次产业革命、第四轮经济全球化,第五次制造业转移同步发生,相互交织在一起。从历史看,人类思想革命先于科学发展,科技革命先于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先于经济全球化,同步发生却从来没有,唯此一次。我们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一个几方面重大变化变革同步发生,相互交织的超复杂世界体系里面,在世界各国超复杂的经济联系里面,中国终于可以和西方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在这个决定未来发展和命运的时刻,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仍然选择粗放型发展模式,我们就不可能超越对手,这个起跑线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新的的失落线。

  赋能高质量发展,就能通过补上我们发展的短板,在这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就能成为时代的宠儿。中国已经具备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归纳的三个方面。中国已经具有了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这个方面新中国建国70周年有很多文章,我不再赘述。我们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我刚才给大家了一下年的账,大约为万亿元,年可能会达到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其中国际贸易是33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万亿元,房地产14万亿元,物流市场是GDP的3倍大约万亿元。这样一个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是中国未来第一大红利。而且,中国现在不仅有市场规模,还会形成现代流通核心竞争力。广交会进出口贸易博览会已经举办了多期了,上海进口博览会已经举办了两期,以后会年年办。一个是广州进出口博览会,一个是上海进口博览会,还有0多个像义乌这样的批发市场。最终会形成什么呢?以前中国买全球卖全球,是在国内进行的商品交易,未来买全球卖全球针对的是全球市场,是国际化大流通,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中心。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改变,这样一个改变对我们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形成流通先导型经济运行方式,会起到很大作用。中国以前做制造业,大家一单一单地挣点加工费,非常不容易,现在我们仍然要做好制造业,并且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必须发挥市场和现代流通的带动力。

  最近中国工信部部长讲,中国制造业中80%还是传统产业,我们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果中国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技术或者产品,能成为世界专项冠军,能成为工业小巨人,即成为排在世界前三位的企业或者产品,那就意味着我们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如果中国企业能像福耀玻璃一样,把一块玻璃做到极致,我们的企业也就不可战胜。很多传统行业是日不落行业,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管理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国已经具备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们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了这三点,总结了我们具备的特殊优势。我们具备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在无缝链接的两个百年宏伟目标中,产业可以稳步迈向中高端,可以稳步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可以稳步迈向高水平的开放,可以稳步迈向高效率配置国际资源的世界市场,中国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在中美 整个过程中,开始大家感到美国是庞然大物,对美国的制裁是比较恐惧的,或者说是很多人心里是没有底的。经过20多个月的 ,不仅人们的心理状态越来越淡定,信心越来越强,而且还从反面使我们顿悟了很多道理。比如中国必须以制造业为本,必须把制造业作为强国之基,不能使我们的制造业空心化。比如,中国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必须补上我们的短板,不能被一个芯片"一剑封喉",把我们的几十年形成的产业链断掉,使我们的企业一天之内休克。这都是给我们深刻启示,这些启示的核心就是,中国必须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必须尽快地补上我们的一些短板。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际上已经有了重要的进展,有一些突出的表现。我想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或者几个典型的数据。比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年7月24日发布,对全球各国创新能力的评价,中国从原来最落后的在评价之初接近最后几位,现在已经上升到了第14位。比如,《财富》世界强企业排行榜,最新的一次评价,中国强企业个,美国强企业个,中国首次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强企业最多的国家。比如,福布斯研究院做的全球独角兽企业评价,共评出家独角兽企业,其中中国家,美国家,欧洲35家,印度21家,英国13家,法国7家,日本2家。世界出现的独角兽企业,中国也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而我们的邻居日本现在是2家。再比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情况报告指出,中国的专利申请、商标申请和工业外观设计均占世界第一位,其中专利申请占全球46%,工业外观设计占全球54%。中国现在已经具备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从基础设施到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到我们的超大规模市场。我们还具有制造业的完备体系,41个大类,个中类,个小类,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最完备的国家。美国制造业能生产的产品现在占美国市场份额多少?仅占40%,美国制造业产值占美国GDP增加值11%。换句话来说,美国制造业产能所能提供的市场需求部分只有40%,所以美国才和中国有这么大的贸易逆差,所以才和全球个国家有贸易逆差。贸易逆差是美国市场对其他国家制造业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的刚性需求,是美国市场需求寻找供给的一个过程,并不是哪一个国家刻意创造的预设。所以,美国这种 打的毫无意义,也毫无道理。但是既然美国执意打我们还是奉陪到底,美国打得越大越出格,世界看的越清楚,美国的威信就越低,美国几百年积累的大国信用也就直线下降。

  第三,赋能高质量发展,最需要的是高质量的思想品和优质制度供给,必须提高现代国家的治理能力。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六项任务。第一项任务就是关于发展理念,而在发展理念这部分中这句话非常精辟,"理念是行动的指引"。

  高质量发展必须有理念指引,必须有高质量的思想品和优质制度供给。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还要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要总结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要总结中国发展的教训,继续探寻中国发展未来的道路,这比我们停留或者沉醉在过去的成绩中更为重要。未来已来,当我们的思想没有跟上发展的趋势,当我们的政策没有跟上实践活动需要,当我们思想还没有真正的解放,很多未来已来的新经济、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就会受阻,新旧动能转换就会受阻。我们的政府管理很不适应,我们的学者对此的理论诠释还没有到位,没有跟上实践的发展和需要。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理论,需要高质量的思想品引领。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反对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在确实需要从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要使我们基层政府解放出来,要使我们的企业解放出来,要使我们的公务员解放出来,使他们真正能够全心全意地抓经济工作。下功夫研究中国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研究,一个短板一个短板补上,而不是坐而论道。有的地方、有的时候形式主义已经到了猖獗的地步,很多东西在走过场,把大量时间花在坐而论道上,花在各种检查督导上,这怎么能抓好经济工作,怎么能谈得上高质量发展?我不说哪一个地方的事情,我怕给地方领导找麻烦,我到一些地方去调研时候,当地领导同志告诉我,一年五分之四的时间都在开会,现在5+2、白+黑都不够了,得利用业余时间抓本职工作。这叫什么样的状态呢?这怎么可能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呢?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就在于就在于生产力释放,推动了生产关系变革;就在于思想的解放和微观主体的活力,推动了上层建筑的革命;就在于整个中国从上到下都在全力以赴地抓经济工作。所以,我认为这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反对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提得非常准确,正面问题,但要落实。总不能一个人干活,六个人督促检查吧?总不能让那些看着你干的人觉得比干的人还有道理吧?各种名目繁多的形式主义,会给基层带来无限的麻烦,这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而是在降低经济发展质量,同时降低发展速度,对当前的这种情况,我确实非常担忧。

  既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指出这些问题,我就借此机会说一点大家平常不太敢说的话,希望媒体朋友不要炒作。赋能高质量发展,中国要成为世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不是没有基础和条件。比如,深圳已经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际化城市,据说日本人组团旅游到深圳学习创新,中美 打的最激烈的时候,美国第一批制裁的企业,就是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的企业。到目前为止,美国制裁中国的个企业中80%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中80%是高技术企业,有可能对美国产生威胁和超过它们的高科技企业。这其实是我们的骄傲,一些企业在看美国实体清单上有没有我,如果有则标志着我在国际上的领先程度,说明进入了世界前列。当然,这是带有调侃的另外一种解释,另外一个视角。

  中华民族有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古代文明到现代文明,文明长河从来没有干涸过的国家。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儒释道三源合一,释迦牟尼就是外来文化,它进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非常宝贵的资源。中国文化是包容的,可以把世界最好的东西变成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对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我们是有充分信心的。我概括了几句话,不一定对,但是我想这个原则非常重要。

  面向未来,在我们的指导思想上,一定坚持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原始创始、基础研究为本,拿来主义和集成创新为用;人力资本为本,货币资本为用;制造业为本,服务业为用;实体经济为本,虚拟经济为用。我认为,我们的发展思想应做大的调整,否则就走不出西方思想体系的屏障和壁垒,以及世界形势变化给我们思想上带来的困惑。

  中国正走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康庄大道上,从历史长周期来看,中国将一直向上,而美国日趋式微,整体向下。如果中美两国深化合作,会延长美国作为世界强国的历史周期,如果美国采取霸凌主义和对中国继续遏制,继续进行对抗性性博弈,同时对世界很多国家发起攻击,这将是美国由胜转衰的历史拐点。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大的变量是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势,我相信经过数轮的博弈,美国最终会认识到自己的战略误判,必须放弃这种愚蠢的决定。日本和中国关系最紧张的时候,是中国GDP最接近日本或者超过日本的时候,当时日本整个民族焦虑了,对中国是高度戒备的。现在中国GDP总量13.6万亿美元,日本GDP总5万多亿美元,再有两年中国将是日本的3倍。到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才会平视甚至稍微有一点点仰视中国。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占美国的66%,当中国占美国%的时候,届时美国才有可能重新审视;当我们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两倍以上或者人均GDP与美国持平时,美国才有可能对中国平视或者把中国当做是战略性建设合作伙伴。这个过程是长周期的,将伴随中国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全过程。

  赋能高质量发展,因为当前的中美大国博弈,因为中国可以抓住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使中国站在了时代的前沿。中国的经验,中国的方案,中国的思想,中国的主张,包括"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建设,给世界带来了希望。我认为,只要我们不犯战略性的错误,不犯颠覆性的错误,不要像中央文件所批评的,盛行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不要像出现去年11月1号习近平总书记召开的民营经济座谈会之前的那些左的思想泛滥,中国才能顺利的走下去和走上去。谢谢各位!

文章选自中宏网,年1月6日

CCG图书

CCG纵览

⊙以“中国分担”和“全球共治”突破全球化两大陷阱

CCG研究

⊙及更远的未来将会发生什么?他们在CCG这样说

⊙CCG新年贺信等待您的亲启

⊙CCG荣获“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年度“品牌活动奖”

⊙《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现状与未来》报告发布

⊙CCG获评“CTTI智库最佳实践案例”

⊙CCG理事长荣获“中国品牌70年70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月刊第79期在线阅读

⊙《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发布

⊙“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发布,致敬新中国成立杰出海归代表

⊙10-11月动态:67场活动,CCG身影遍布全世界

⊙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在美发表演讲

⊙CCG访问全球排名第一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并接受布鲁金斯专访

⊙CCG受邀参加美智库CSIS“中国力量”辩论研讨会

⊙《全球人才竞争:吸引国际学生的国家战略比较》发布

⊙中国人才50人论坛在西财成功举办

⊙创新论坛闭幕CCG应邀积极参会发出智库声音

⊙CCG名家演讲

WTO副总干事AlanWolff:WTO成员国现在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CCG理事长在阿斯塔纳俱乐部会议分享中国智库观点

⊙百位官产学精英集聚解析大变局下的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

⊙CCG与英国皇家智库联合举办中美欧与全球治理研讨会

⊙CCG名家演讲

用“文明对话”应对复杂的世界局势

⊙第六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成功启幕

⊙CCG主任王辉耀获世界华人智库领袖奖

⊙CCG在世界文旅大会上举办分论坛并发布报告助力入境游高质量发展

⊙CCG受邀在日内瓦参加WTO如何应对塑料污染建立共识研讨会

⊙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受邀出席70周年国庆盛典观礼

⊙王辉耀:中国是否可以考虑加入CPTPP了

⊙在线阅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10-11期月刊

⊙在线阅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7-8月刊

⊙在线阅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4-6月刊

⊙在线阅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1-3月刊

⊙位海归共襄盛会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成功举办

⊙澳大利亚贸易、旅游和投资部部长SimonBirmingham到访CCG

⊙美保守派智库哈德逊研究所总裁访问CCG并与中方专家研讨

⊙全球化智库(CCG)报告集合

⊙CCG报告

中美贸易磋商前景:回归理性重返阿根廷共识

⊙CCG峥嵘十年,再启航

⊙CCG获得《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年度智库殊荣

⊙系列之王辉耀:我选择了开放的人生

⊙全球人才流动和国际移民学术盛会成功举办

⊙国际大都会年会举办权正式移交CCG明年六月在北京举办

⊙第四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成功举办

⊙CCG访美“民间外交”开展二十余场活动:关键时点发出智库声音

⊙芒克辩论会(MunkDebates)上CCG理事长的国际激辩:中国始终支持并推动自由国际秩序的完善与发展

⊙WTO原总干事PascalLamy在CCG发表演讲,探讨WTO改革和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

⊙美国前财长、哈佛前校长萨默斯与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在CCG发表演讲

⊙慕安会落幕,中国智库就全球安全与治理议题发声

⊙宾大全球智库报告发布,CCG入选14个榜单蝉联世界百强智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luehuoban.com/zhgj/4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