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美丽的西子湖畔,养猪业同仁共聚一堂,探讨猪蓝耳病防控最新策略。3月29日,由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华生物”)举办的以“金牛创富,赢在沃华”为主题的沃华生物猪苗战略合作伙伴答谢会暨新品发布会在浙江杭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科研院所权威专家、养殖一线的猪场负责人以及各地经销商等共计余人汇聚于此,共襄盛举。猪兜融媒体受邀跟踪报道,猪兜TV全程直播,16万人次在线观看,反响热烈。
会议现场
蔡雪辉:多种疫苗并用是病毒变异的重要原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蔡雪辉研究员分享《非瘟背景下“蓝耳病”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
非洲猪瘟自年在我国发生后,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惨重损失。为此,年我国少出栏1.5亿头生猪,年前3季度中国猪肉产量万吨,同比下降21.3%,三季度下降40%。非洲猪瘟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对我国养殖业也产生很大影响。在新的疫病防控形势下,养殖业发生了两个重要改变:一是养殖模式的改变,低水平、小规模、开放式饲养模式的占比越来越小,或将逐步退出;二是防病观念的改变,颠覆了人们对疫病防控就是疫苗免疫的观念,生物安全与环境控制得到严格落实。
非洲猪瘟的爆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防控机会,就是做好猪场的生物安全来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和流行,但是,在生物安全严格防控的情况下,为什么蓝耳病还是高发?蔡雪辉研究员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在防控非洲猪瘟后生物安全提高了,PRRS疫苗就不免了;选择从多处购买仔猪育肥,增加了蓝耳毒株的致病风险;母猪盲目补栏,非转母现象普遍;对温和非瘟引起的繁殖障碍有误判;温和非瘟与PRRS存在混合感染。
对于蓝耳病的防控,蔡雪辉给出具体的防控方案:第一,对于确保无外源PRRS病毒感染的阴性猪场可不免疫疫苗;对于受外源PRRS病毒威胁的阴性猪场建议母猪免疫灭活疫苗;对于蓝耳阳性稳定场母猪免疫灭活疫苗,仔猪免疫活疫苗;对于蓝耳病阳性活跃场可根据流行毒株选用相应活疫苗全群免疫,待平稳后更换,母猪用灭活疫苗;仔猪用活疫苗,然后母猪免疫灭活疫苗,仔猪不免,最后不免净化。理想的免疫程序为母猪-灭活疫苗,3-4次/年;仔猪-活疫苗,28-35日龄免疫1头份/头。
针对不同养殖模式蓝耳病的防控策略也不尽相同。对于大规模养企业,建立自己的疫病防控体系,PRRS的净化应该纳入规划,特别是种猪场;如果母猪还在应用活疫苗免疫的,建议逐步采用灭活疫苗母猪,为开展净化做好前期准备;非瘟时期,建议减低免疫频次,采用安全系数高的PRRS活疫苗。对于中小型的养殖企业,必须建立疫病的监测体系,做好非瘟、蓝耳等猪病的检测监测;非瘟时期,建议降低疫苗免疫频次,尤其蓝耳病活疫苗;逐步实施母猪免疫蓝耳病灭活疫苗,仔猪免疫蓝耳病活疫苗的策略;加强生物安全管控,逐步向免疫控制向免疫净化的转化。
耿兴良:技术创新突破造就了优质疫苗的诞生
沃华生物耿兴良博士分享《猪用疫苗研发体系及产品研究进展》
耿兴良博士介绍了沃华生物猪用生物制品研发中心的核心技术和平台,其中高密度发酵、抗原精纯工艺、佐剂联合研发、乳化工艺的四大核心技术为沃华疫苗乃至联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保证了研发疫苗的有效和安全。
正如沃华生物本次上市的沃蓝圆泰蓝耳病灭活疫苗采用了微悬浮大规模培养和抗原纯化、澄清、超滤浓缩、层析技术,纯化后,PRRSV纯度达到90%以上,同时采用佐剂及乳化工艺,有效激活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清除机体内病毒。
余旭平:防非是让病毒遇不到我们的猪
浙江大学教授余旭平分享报告《猪场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的查漏补缺》
余旭平教授指出,生物安全依然是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的核心武器,但是生物安全是要让非洲猪瘟病毒遇不到我们的猪,而不是一定将非瘟病毒完全消灭。非洲猪瘟与口蹄疫和蓝耳病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第一,传播速度慢,非洲猪瘟发病需要较大的感染剂量;第二,非瘟病毒存在病毒耐受力,“坚忍不拔”地采用多种途径传播。对于这种特性,非洲猪瘟的防控需要做好生物安全,而做好生物安全并不难,但需要注意两点:画好红线,把好关键控制点。
如何画好红线?画红线就是要划分净区、缓冲区、脏区,就像非瘟拔牙的猪场采用生物安全红线孤岛思维,目的就是让病毒不会接触到猪群,将猪场的净区和脏区不形成交叉污染。
隔离病毒除了画好红线,还要注意防控关键风险点,即人员出入、月台和装猪车、尸体和粪便转运、饲料与运输车辆、兽药疫苗等物品、以及采购物资及水源,防止病毒经过这些关键点而入侵。
余旭平在报告中强调,消毒不能代表生物安全,它只是生物安全的一小部分工作,消毒不是搞不定非瘟病毒,而是有漏网之鱼,不能完全将病毒消灭,存在很多风险隐患。同时,余旭平还表示,生物安全需要做到位须求简,防控重点超过三点则没有重点,且生物安全需要做到%,不会存在99.9%概念。
黄毓茂:蓝耳病就是一个框,圆环病毒就是一个桩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黄毓茂教授分享《当前蓝耳病与圆环流行情况与综合防控策略》
去冬今春猪病流行存在显著特点,首先,非瘟野毒与野疫苗毒、自然弱毒流行影响大,特别是弱毒株的防控难度加大。第二,寒冬及低胎龄母猪多,病毒性腹泻损失比较大。第三,无序引种导致蓝耳病流行对生产影响较大,饲料禁抗及临床加药保健不方便,母猪健康度很差。第四,除非瘟外生产水平总体很低,抗生素用量大增。第五,防非成本及饲料、员工成本高,养猪风险加大。
传染病防控疫苗免疫只是防控手段之一,传染病最有效的防控手段是隔离。防控原则是以综合防控为主,降低病原浓度,加强饲养管理与环控,提高抗病力,去除继发感染等。黄毓茂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蓝耳病就是一个框,所有问题往里装,圆环病毒就是一个桩,控制不好围它转”,从中可以清晰的看出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的防控重要性。
如何实现蓝耳病的有效控制与快速净化?不同猪场选择不同的方案:1.弱毒苗免疫同化后备母猪(包括经产母猪),引进后备猪弱毒同化及灭活苗免疫,进行体温检测淘汰。2.分批次免疫灭活疫苗,早晚三天逐头测量体温,猪群体温反应少则加速淘汰,体温反应比例偏高则15天加强免疫,直至很少母猪有反应,直接淘汰反应猪即可达到初步净化。3.以后母猪普免或跟胎怀孕90天免疫,免疫灭活苗后所产仔猪病毒阴性。4.断乳仔猪分开饲养,免疫灭活疫苗或不免疫,商品场也可在保育猪免疫一次弱毒疫苗。
徐海军:沃蓝圆泰+沃圆清蓝圆二联联合免疫实现两病双防
山东沃华生物技术服务主任徐海军分享《PRRSV和PCV2联合免疫在猪场的应用》
非瘟之后高强度的生物安全措施并没有让蓝耳病的发病减轻,反而发病的趋势更加严重。同时,蓝耳最容易与圆环混合感染,导致猪群发病严重,猪圆环病毒可加重蓝耳的感染程度,从而表现出更明显的症状。
徐海军强调,PRRSV-PCV2混感猪场伤亡率更大,数据显示,蓝耳圆环混合感染保育猪成活率仅82%,当圆环得到控制后保育猪成活率达90%,蓝耳控制成功后保育猪成活率达到97%,蓝耳圆环混感对猪群的影响有放大效应。
沃蓝圆泰蓝耳病灭活疫苗
沃华生物为此推出了沃蓝圆泰蓝耳病灭活疫苗,其抗原含量为.5TCID50/ml以上,抗原含量高,互融性复合佐剂、高分子免疫增强剂可确保疫苗免疫后达到持续性高水平抗体。其特点为高效中和抗体,有效降低病毒血症;佐剂平台技术,激发更强细胞免疫;先进纯化工艺,抗原纯度高安全好;高倍抗原含量,快速激发抗体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推出的沃蓝圆泰蓝耳病灭活疫苗是一款与圆环病毒联合免疫的二联疫苗,沃蓝圆泰+沃圆清蓝圆二联联合免疫来解决当前蓝耳与圆环混合感染普通的现象。同时,蓝耳和圆环疫苗联合免疫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的疫苗都能联合免疫,沃华生物通过研发和验证,解决了这一难题,实现了蓝耳、圆环免疫时间一致、抗原互相不干扰、佐剂相同且互融、抗原需分布均一、安全性好无应激的效果,帮助养殖户在解决两病双防的同时,减少了注射疫苗对猪群的应激,从而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
对于蓝耳病情况不同的猪场,徐海军也给出了不同的免疫方案:
吴正宏:疫苗化繁为简,联合免疫为利剑
沃华生物总经理吴正宏分享《‘无抗御非’时代沃华助力赢利》
沃华生物总经理吴正宏分析了当前养猪业猪用疫苗的发展趋势:第一,国内兽用疫苗快速增长及质量稳定性;第二,猪用疫苗进入研发制胜阶段,企业并购已成趋势,资源将重新整合与布局;第三,在非瘟常态下,疫苗化繁为简,实现少接触少刺激;第四,猪用疫苗将进入“变革期”、猪联合疫苗将进入“井喷期”。在养殖规模化加快、疫情复杂化的情况下,供求两端同步快速发展,低端市场进一步压缩,年后,高端产品、联苗快速发展,低端产品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养殖人员针对如此众多的疫苗无法安排免疫程序,而且一次免疫对猪来说就是一次应激。因此,联苗将是解决此矛盾的利剑,减少了劳动强度,防病的同时降低应激。
在介绍猪用联苗趋势时,吴正宏指出,从我国疫苗的销售额来看,猪用单苗的销售额最高,其次是禽用多联苗,再次是禽用单联苗,最后的猪用多联苗才是刚刚起步阶段,因此,我国猪用多联苗将成为市场发展空间最大的产品。
最后,吴正宏总经理介绍了沃华联苗的优势:沃华在禽用联苗领域已经有10多年的研发经验;联苗采用丰富多元的抗原形式和人用联合疫苗研发的经验及技术,以及先进蛋白纯化系统和美国GE层析纯化技术合作平台等人用疫苗抗原纯化的技术及经验;同时借助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英国葛兰素史克的强大佐剂研发合作技术平台,以其独特的技术和平台优势保证了疫苗产品的质量,也为养猪业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免疫技术和方案,为动物疫病的防控和净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联合免疫座谈会
参会嘉宾认真听课
会议进行中
会场精彩呈现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