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副总裁刘畅把技术的困难留给自己,

一年一度的OPPO未来科技大会已落下帷幕。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跃迁至善」,OPPO一共发布了三大概念产品,两款管理系统。三大概念产品分别是OPPOX卷轴屏概念机、OPPOARGlass概念眼镜,和一款OPPOCybeReal全时空间计算AR应用。两款管理系统分别是OPPOFDF全维人像视频技术系统,以及全链路色彩管理系统。

另外,OPPO还在大会上首次公布了「3+N+X」科技跃迁战略,表明了OPPO在未来几年的工作方向。关于大会更丰富的信息,可以阅读此前的文章了解。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相信看完OPPO未来科技大会后,还是会对卷轴屏手机、AR眼镜比较感兴趣的。那么这些产品会不会量产?什么时候量产?OPPO在AR方面还有什么样的动作?

抱着上述疑问,爱范儿和其他媒体朋友群访了OPPO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畅、产品经理Wayne,以及硬件结构工程师金翔,主要针对三大概念产品进行了提问。

以下为采访摘录:

提问:关于卷轴屏手机接下来具体的落地规划和设想,OPPO是怎么样思考的?

刘畅:我们这次发布这样一个卷轴屏概念机,第一是因为OPPO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我们应该更前沿地做一些投入,因为我们这个举动能够探索未来新的可能,哪怕当前面临技术的挑战。

第二,我们通过一些这样的举动,牵引我们内部的伙伴们,对于未来,对于如何做出更好的产品,也是一种牵引。这样的牵引更多是从人的角度牵引。

第三,能够在行业里树立一些标杆,因为要做好概念机要整合行业里的技术,我们整合这样的方向,立了一些标杆,可以对投入的研发方向有一些参考和牵引的作用。如果我们同时向这个方向努力,我们推出概念机的可能性非常高,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硬件,这是我们对概念机的定位。

提问:卷轴屏手机落地的话最关键还是做好良率的问题,OPPO在这方面怎么样突破?

金翔:关于良率的问题,OPPO一直有非常严格的品质标准和要求,这方面我们很努力的做各种测试,因为寿命测试时间非常长,目前达到10万级别的水准,但目前还在测试当中。

如果一天只开50次算的话,能用五年半。如果每天开合次,也可以用两到三年的时间。而且10万次也不是极限,这只是一个过程的数据。

另外,今天刘畅在发布上也讲了,我们把技术的困难留给自己,把美传递给用户。技术困难方面我们会想办法解决,比如良率,我们要做到屏非常的平整,制造上要求精密制造,可能涉及到更优秀的设计以及更优秀的制造厂商。

我们这个机器构造对屏幕更友好,我们既不是反复折,也不是把折的直径做得很小,我们只是做到6.8mm,这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尺寸,对屏的压力不是那么大。

实际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单体状态下运输和组装的过程中。若受到不正常的力,有一些弯折的话,组装过程中容易坏。在屏的运输和组装方面,我们开发了专门的运输设备和组装设计完成,所以这块也不用特别的担心。

提问:现在很多手机厂商发力折叠型的形态,OPPO在折叠型方面是不是不会做技术规划?

刘畅:折叠屏的事情,我们做了滑卷屏并不代表放弃了折叠屏,OPPO很早已经有这样的技术。我们在OPPO内部有技术货架,折叠屏本来是技术货架上很重要的技术项。

提问:卷轴屏在你们看来,短时间量产不了,很多技术需要探索,对于OPPO来讲是否值得?

刘畅:我从两个层面回答,第一,我们这个团队在公司里的定位,就是要探索和产品实现的团队,和产品线团队承载不一样的职责,在内部,我们有这样的分工。我们要探索一些不可能的东西,因为面向未来,尤其是未知的东西,需要一些尝试。我们现在这样的尝试,公司也很支持。

另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我们有很多的收获。刚才金翔讲到核心部件的设置验证,包括内部堆叠的设计,包括天线的设计,类似这样的技术产出不一定用在这款产品上,有可能用到别的产品上。

所以公司的定位是我们必须要做前瞻的,前沿的事情,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我们有这样大的目标实现它,但也需要时间。但同时,里面的核心技术有很多点,我们可以在过程当中,直接用到我们的现有的产品中,它对我们内部是一种牵引,以及对创新是一种激发。

提问:如果把卷轴屏概念机商用的话,从哪些方面最容易实现?

金翔:目前我们的成熟度来讲,结构和硬件上的成熟度还是比较高的,我们目前的测试是可控状态,但是挑出具体的技术来讲不好说。我们目前有可控的状态,也有信心继续做下去。讲到价值的问题,我个人的想法是这个产品或者这个技术对用户友好,那就是有价值的。

提问:AR眼镜和CybeReal是不是可以量产和应用?

Wayne:首先,CybeReal不管是否量产,这个东西是基于云服务的一个数据库,其实类似于把导航做得更细节,加入商业的数据库,这个东西需要信息资源做支持的,不仅仅是在于扫描、建模、识别方面。

我们现在不管做的CybeReal还是AR眼镜,都是研究院的概念产品,概念产品是非常好的方向,但它需要探索。比如CybeReal,它可能还有很多数据的问题。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从用户的场景角度出发看这样的技术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把这个打磨好。之间的产业和技术,需要补足的地方,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提问:OPPOARGlass量产的可能性有多大?

Wayne:AR眼镜量产不仅仅是硬件的问题,硬件只是一方面,基于上面的交互以及内容生态,综合的体验,是决定AR眼镜能够商用以及什么时候商用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明年希望有开发者的活动加速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AR眼镜的成熟。

提问:VR、AR,前几年一直很火,业界认为很有前途,但到今天为止没有火起来,甚至出现了很多不太好的声音。OPPO从去年发布第一款AR概念眼镜到现在,包括对开发者做内容、生态的激励,OPPO有没有一个相对具体的规划?

Wayne:说得宏观一点,从人的信息来看,人生活在3D的环境中,但只有数字信息绝大多数是2D的,生活在3D的人有数据3D信息的需求,所以一定是方向,不管是人机交互的角度还是AR。

AR的方向是正确的。时间点的问题,今天我们也有谈到,方向是对的,我们就应该做这件事。做的过程中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技术需要突破,各种各样的体验需要探索,有生态支撑。大家也看到,不管是技术、体验,开发者的事情上我们都有尝试。但什么时间点,我们现在也不好下判断。

提问:CybeReal需要大量建模数据、图象识别数据,有没有跟其他的品牌共享你们的数据?AR现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看不到自己,我昨天看到OPPO的AR可以多人联机,有没有一个实验模型,是跟OPPO现有电视的摄像头联动,比如4个人在电视机的系统,打一场虚拟的扑克,有没有这样的设想模型?

刘畅:关于数据共享的事情,跟AR是紧密相连的,从目前来看,我们和业内的合作伙伴合作,技术上或者应用上也好,我们都愿意做类似的合作。

AR肯定是未来的趋势,但它重量不够轻,商业的模式还不是那么清楚,所以前两年有很多AR的公司进进出出。但国际的巨头公司,无论是苹果还是微软,他们都往这个方向投入。所以「被数字化」是潮流和趋势,只是技术上有一个瓶颈,但不是一个长期的瓶颈,所以我们会坚持沿着这个方向驱动。

多人的麻将和扑克牌是特定场景的应用,如果我们在AR技术上有一些瓶颈,比如重量的问题,但可以在一些垂直的场景里做很好玩的应用,把这个行业往前推进。我们也有类似的考虑。

提问:AR眼镜有没有在OPPO的IoT上扮演角色,能否介绍一下OPPO有哪些差异化的地方?用什么方式吸引合作伙伴和开发者的加入?

刘畅:OPPO的IoT平台是互联互通的平台,有好几种方式,有云与云的对接,有通过端直接连接的方式,这些方式可以和IoT的合作伙伴进行对接。我们可以通过HeyThings的平台,让OPPO内部的一些资源,比如渠道等,可以和合作伙伴进行共享,然后形成共赢。

比如我们当前已经跟美的和一些家电厂商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什么催生这样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因为我们相互之间能够形成共赢的局面。

提问:关于OPPO研究院,是一个不太露面的组织。能否可以公开的范围里重新介绍一下OPPO研究院,比如规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luehuoban.com/zhhz/107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