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国与东盟成员国政府首脑齐聚狮城。他们一起共同纪念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忆及这不平凡的历程,他们还共同为中国-东盟对话与合作关系的未来发展明确指出了愿景方向。通过近一年的努力,中国和东盟国家正式就《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年愿景》形成共识。以此愿景为指导,如何夯实“三大支柱”及以此来建设更高水平、更成熟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成为双方携手打造“钻石十年”与携手迈向的核心课题。
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年愿景》中,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既为中国-东盟的整体关系作了规划,又围绕“三大支柱”的打造和持续夯实,分别从政治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与社会文化合作三个方面就中国与东盟在宽广领域的全方位合作进行了务实而细致的规划。这是愿景文件在宏观架构层面呈现出的最突出特点。在整体层面,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明确了提升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而中国提出了“3+X合作框架”——即以政治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人文交流为三大支柱,以双方同意的合作领域为支撑。在政治安全合作领域,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治互信关系、持续推进南海对话、合作与“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及加强双边的防务关系、反恐合作无疑构成了焦点;同时,中国又一次明确表达了维护东盟“中心性”地位的立场。在经济合作层面,发展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经贸关系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的目标,而双向贸易与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加强战略对接与促进中国-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及共同寻求新经济的发展成为主要内容。在社会文化合作方面,教育与学术交流、青年往来、环境保护、文化关系的增强及消除贫苦则被视为主要合作领域。
中国与东盟国家携手同构年愿景,一是需要有利的地区与国际环境,二是需要强劲的经济发展与合作新的增长点。为此,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在愿景文件中就创造有利的地区与国际环境,及挖掘新的增长点、合作领域形成了共识。实际上,这是愿景文件在内容层面展现出的最大特征。
关于当前的世界形势,中国与东盟国家乃至其他东亚国家均有着明显的共识。也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讲:“当前,世界形势中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多边规则、国际秩序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针对此,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整体上表达了“坚定反对日益上升的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重申国际贸易与投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减少社会不平等、保障各国人民享有更美好生活的重要引擎”的共识,更是明确要在行动中致力于加快RCEP的谈判,“踢好临门一脚”,争取在年完成这一覆盖全球近一半人口、全球贸易的40%、全球GDP的近三分之一的贸易协议。不仅如此,中国-东盟接下来还将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愿景》的深入对接,并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全面生效后逐步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未来工作计划”与就“中国-东盟自贸区”进一步升级进行探讨。
培育创新亮点是李克强总理在中国-东盟第21次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一条建议,实际上,也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致力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合作点的关键。而从详细内容来看,中国与东盟在新兴经济增长领域的合作包括:一是在电子商务、竞争和知识产权等新领域开展合作;二是在“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建设方面加强对话与商签合作文件;三是以新版《中国-东盟清洁能源能力建设项目》以及“东盟清洁煤利用路线图研究”框架为指导,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促进清洁能源使用与发展领域的合作。当然,中国-东盟也必须同时意识到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所具有的两面性,及共同应对潜在的新技术挑战。
年的愿景很美好,它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更高水平发展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与东盟国家不仅需共同致力于夯实“三大支柱”,而且还要一道为双边关系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地区与全球环境,这就包括维护地区多边政治秩序与自由经贸体系,及一起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合作寻求新的增长点。(葛红亮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供职于广西民族大学东盟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