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对华战略新动向,藏着很深的策略

白癜风的中医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1227/4750277.html

言思:每逢时局大事,中美俄关系总是那么微妙。载入史册的中美对话刚结束,俄外长就来华,也正说明此时国际时局处于拉锯点位上,中美俄三角形各边因实力对比关系的变化也在用力撕扯。过去是美俄争霸,今时中美两强,俄罗斯在三角形的自身点位上的心态是很复杂的。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放在国际政治关系中通吃一切时代。未来,中国要崛起,就要靠自己,需要正确处理好与各方的关系,中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看懂中俄关系,我们首先需要看清俄罗斯对华战略的新动向。

今日言思推荐《俄罗斯研究》年第1期文章《平衡中美与以印对冲:俄对华战略新动向》作者雷建锋,原文内容较长,进行了摘要以便阅读,仅供社友思考交流。

引言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特别是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俄中实力差距急剧拉大,中美实力差距迅速缩小,印度也逐渐进入大国行列。中美博弈日益成为国际主要矛盾,“亚太再平衡”战略和“印太战略”均以遏制和延缓中国崛起为目的。

几乎与此同时,印度却成为俄美共同拉拢的对象,在边界问题上频繁挑衅中国。中美俄是有全球影响的大国,印度是地区大国,四国均为有条件真正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国家,但印与中俄不是相同国际权力等级国家。

近年来,美国全面遏制中国,俄大力发展与印关系,在地区层面对冲中国影响,降低其外交风险,争取中俄印三边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在中美之间的平衡战略,试图成为中美关系的“仲裁平衡者”。

准确认识和应对俄罗斯对华战略新动向,是维护中国利益和发展中俄关系的基础之一。

平衡中美与以印对冲

俄对华战略新动向的具体表现,即平衡中美与以印对冲两个紧密配合的政策手段,既见之于其精英言辞,也可循迹于近年来俄外交活动。

近年来俄政要和学者的言论中经常有试图做中美之间的平衡手,以印度对冲中国的言论。年中美 正酣时,普京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表明了俄超然立场:“中国有个很好的谚语,老虎山谷相斗时聪明的猴子则坐观结局。”

年俄外长拉夫罗夫就中美对抗也表达了俄中立立场:只有当事方要求时,俄才愿就中美对抗居间调解,发挥平衡作用,但不会将本国意见强加于人。俄确信自身潜力。

俄科学院普里马科夫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名誉所长亚历山大?登金年7月接受塔斯社专访时表示,俄中关系基础牢靠,但并非总是一致,在保持俄中关系密切的同时,俄也将扮演一个新角色:领导性的平衡大国。

俄高等经济大学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学院院长、俄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荣誉主席谢尔盖?卡拉加诺夫等人,在俄外交部和国家杜马支持下于年发表报告认为:

实力不及中美又不屈居人下,俄应争取成为“新不结盟”的领导者,在保持俄中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努力与美形成更加良性的关系,联合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和美国盟友,成为中美的“仲裁平衡者”。与印度——不结盟运动非正式领导——合作,成为“新不结盟运动”的领导者,则是实现“仲裁平衡者”的关键。

“俄罗斯外交新思想”反映了俄精英对其国家实力的清醒认知及维持全球性大国地位的雄心,对印战略借重意向非常明显。因为中美、俄美之间有结构性矛盾——霸权国与崛起国之间的博弈,所以俄使用的是平衡外交。

中国虽实力强于印度,但不追求地区霸权,不奉行霸权政策,中印虽然有边界冲突,但是仍希望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双边分歧与问题,无结构性矛盾,所以俄发展与印之关系是对冲中国影响,而非平衡中国。

他们认为,当中俄实力发生根本变化、中美矛盾成为国际关系主轴时,中国未来发展、崛起后对俄政策、中俄关系走向等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俄外交风险;发展俄印关系有助于降低风险,保持或者重构俄在中俄关系中的主动性,拓展其外交空间。

近年来,俄以印对冲中国影响的政策手段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经济上,虽然俄印贸易规模不大,但印是俄少有的贸易顺差来源国。年以来的绝大多数年份,印均为俄武器第一大进口国,占俄武器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国际组织方面,俄也借印对冲中国。支持印加入上合组织,是俄以印对冲中国的突出事件。其次,俄在不同场合表示支持印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据《印度斯坦时报》年6月23日报道,在当月举行的中俄印三边会议上,俄重申支持印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则表示反对。另外,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俄印三方合作机制中,印度均为俄罗斯对冲中国影响的重要筹码。

俄支持印是为了对冲中国的影响;美支持印则是为了阻止印中接近。美向印出售武器,甚至提出正式承认印度为核大国的建议,均为达此目的。美推出“亚太再平衡”特别是“印太战略”后,对印之拉拢及印对美势力的借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俄对印的影响力,对俄印关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以上分析可以证明,中美、俄美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美出于维护其霸权地位,对中俄同时遏制,促使俄在中美之间实施平衡战略,并将中国作为首要合作伙伴以应对美威胁。

从中俄印三国实力及未来发展看,中国与印俄实力差距拉大,俄军事实力仍远在中国之上,印国力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增长趋势明显,但仍不及中俄。从三国利益关系看,中国不谋求地区霸权,提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实施开放包容的发展战略,中俄印之间不存在结构性矛盾。

无论从中俄印三国实力对比、国家利益关系还是三国对彼此关系的定位,都可以看出俄对冲中国并不是要恶化中俄关系,它还是以俄中关系为亚洲大国外交的主轴,俄在中印之间实行的是对冲而非平衡战略。

俄对华战略新动向的政策效应及应对

中美俄的全球影响及中俄印关系的地区意义,使四国对外政策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即四国中任何一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任何一对双边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对其他三国和四国其他双边关系产生政策效应。

任何一国外交政策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其本身质量,还要看另外三国的政策水平。因此,分析俄对华战略新动向时,需要从中美俄与中俄印两个三角关系及两个三角关系的互动去考察。

(一)关于俄平衡战略效应的评估

俄国力弱于中美,要在中美之间实施平衡战略原本就非常艰难,而美同时遏制中俄,并且力度和手段不分伯仲,这进一步加大了俄平衡中美的难度。

美《年国家安全战略》和《年国防战略》表明,美的确对中俄同时同等遏制。换言之,美军方将同时应对所谓的中俄军事挑战。

拜登认为,目前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破坏我们和盟友安全的俄罗斯。其次,我认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中国。拜登的表态意味着他执政后美可能会对俄采取比对华更强硬的政策。

如果情况果真如此,俄希望与美发展良性关系的愿望就可能落空,平衡中美则无从谈起。

与俄美关系持续走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融危机之后俄更重视对华关系。中俄联合声明发布数量的增加,也表明两国关系发展良好。-年,中俄元首会晤后共发表了31则联合声明、2份联合新闻公报、1项睦邻友好合作条约、1则联合宣言。经济方面,中国连续10年保持俄罗斯第一贸易伙伴国地位。战略合作方面,中俄安全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显然,从外部环境、国家实力、利益需要各方面考虑,推动发展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依然是俄对华战略的主基调。

俄美结构性矛盾短期难以解决,俄平衡战略的内外条件不完全具备。

(二)关于俄对冲战略效应的评估

俄印关系发展对拓展俄外交空间,弥补其自身实力不足有重要作用,但是不能夸大这种作用和俄印关系升温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首先,美俄之间的结构性竞争不会因为中美博弈成为大国之间的主要矛盾而消失。在此种情势下,美俄在印度依然存在利益冲突——对印军售方面的竞争就是一例。因此,俄美不可能形成以印制中之合力,俄以印对冲中国实力增长的空间和影响,因为俄美在印度的竞争而大打折扣。

未来很长时期中美博弈将是大国关系中的主要矛盾,这无疑减轻了俄印压力并拓展了它们的外交空间,但到那时中国将有能力重新塑造国际秩序,主动影响四国关系态势。

如果中国继续保持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俄美经济依赖依然小于中国,美依然防范中俄印(美霸权国地位内在地要求其防范任何崛起国,印实力发展迅速,也是美潜在防范对象,只是其当前实力不及中俄)三国崛起,以避免其霸权彻底衰落,彼时美会对中俄印同时遏制,中俄印与美之矛盾将大于俄印与中国的矛盾,中俄印的战略竞争将得到部分缓解。

但是,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俄印关系将好于中印关系,俄以印对冲中国会是长期趋势。基于对未来趋势的这种预料,如果中国真正落实互利共赢政策、尊重俄大国地位,中俄关系将能继续保持这种稳定发展态势。

中国实力增强的同时,继续奉行对俄友好政策,可以保持俄在中美之间搞平衡、同时偏向中国的这种态势。“中俄伙伴关系往往加强了两国各自对抗美国利益的能力,尽管北京和莫斯科并不总能在所有问题上达成一致,但它们对美国的不满压倒了其在一些问题上的利益分歧。”

应对俄涉华战略新动向,需要认清中美俄印四国关系未来发展趋势,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把握关系本质和全局,在我国同其他三国的关系中看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制定科学的应对战略。

特别是,中国应该对印度未来的国际地位有清醒的认识,未雨绸缪做好长远战略应对。

未来俄依然会在中美之间搞平衡外交,但因实力与中美差距拉大,这种平衡外交的空间会日益缩小;但是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仍符合俄利益,俄不会联美制中。

正如特列宁所言,当前中美为大国博弈主角,俄仍是一大独立角色,中长期内维持该角色是俄外交目标,而不会倒向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俄中睦邻友好及愈加紧密的全面合作,将是俄战略的一个常量,但俄无意与中国建立反美军事同盟。

中国与美国的紧张关系有助于俄美两国关系发展,但中俄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中俄两国利益。即使在今天,中国对俄之意义也不亚于美国对俄之意义。

另外,美将俄视为其冷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的破坏者,如果与俄关系“重启”,在大部分美国人看来,则意味着美对俄的让步,意味着美放弃反对俄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危机中被美称为“修正主义”的行为。因此,俄可能会争取与美对话,改善俄美关系,控制对抗,防止两国武装冲突。

在中印之间,俄会继续保持与印特殊关系,对冲中国。为了在实力不及美的态势下与美博弈不至于太过被动,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俄全球平衡战略和地区对冲战略持开放态度符合其利益。

结语

俄对华战略新动向是在内外环境变化之下,为拓展其外交空间、弥补实力不足、维护本国利益、降低对华外交的不确定性的外交应对,其动机并非为了对抗中国或有意损害中国利益,而且中俄结伴不结盟关系本身就意味着俄有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的自由。

无论从国家实力还是从外部环境看,俄要在中美之间进行平衡难度极大。但是其以俄印关系对冲中俄关系则有较好的内外条件。俄在中印之间的对冲战略,不会改变俄更加重视中俄关系的基本态势,但俄印关系发展对中印关系有负面影响,会提高印在中印关系中的地位和中印谈判中的要价。

俄以印对冲中国的战略各方面条件比较理想,这将是俄处理中俄印三边关系的长期战略,中国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作为应对,中国在维持中俄关系发展的同时,应继续加强中俄关系;建构与美良性关系;在中俄印三边关系中增加俄印对中国的依赖,建构更加良性的大国关系以推动中美俄印四国关系;提高本国实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有利于中国同俄印美发展,也可拓展本国利益,还能进一步压缩俄平衡与对冲战略空间,是对俄平衡与对冲战略的最好应对。

(本文来源《俄罗斯研究》年第1期原标题平衡中美与以印对冲:俄对华战略新动向作者雷建锋图片网络)新时代言思学社一个坦荡言思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luehuoban.com/zhhz/7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