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
钢铁行业权威媒体聚焦新闻热点
盘点创新突破
记录年度大事
见证行业发展
如期评选并发布年度要闻、大事榜
分享行业发展盛宴
(“世界金属导报”官微年1月1日、“中国冶金报社”官微年12月31日发布)
《世界金属导报》作为国内钢铁行业最具权威性的科技媒体,例行发布了“年世界钢铁工业十大技术要闻”,以使读者全面了解钢铁行业重大技术研发动向。
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排头兵,中冶京诚凭借70年技术积淀,潜心研发,扎实进取,始终如一,以一座座技术里程碑书写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史的众多华彩篇章,逐渐成长为支撑我国钢铁工业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技术中坚。近13年来,中冶京诚累计11次上榜年度世界钢铁“十大技术要闻”。继年“中国高速粉末彩涂板生产线成功热试”、年“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回收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年“中冶京诚推出新一代钢铁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年“中冶京诚微晶吸附煤气源头治理技术引领新方向”、年“全国产柔性化高棒线创稳定运行新纪录”之后,年以“‘以轧代锻’开启特种合金生产新模式”,再次凭借比肩国际先进的冶金工艺技术装备,实现连续6年荣登年度“世界钢铁十大技术要闻”榜。
《世界金属导报》全文报道如下:
“以轧代锻”开启特种合金生产新模式
年3月,由中冶京诚EPC总承包建设的陕西天成航空材料有限公司的钛合金大棒材生产线项目全面进入试生产阶段,标志着中冶京诚在特种合金轧制领域创新性地采用了“BD+BDM”的先进轧制工艺模式,成功替代了传统的“锻造工序”,国内首创了钛合金大棒轧制生产线,实现了特种合金“以轧代锻”的新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产线配备了中冶京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核装备,即BD大型开坯机和BDM横移式可逆开坯机;产品以高品质钛及钛合金棒材为主,规格覆盖φ90mm~φmm的圆棒和多种规格断面的中间方坯,满足航空航天、军工、医疗等高端市场的需求。
此外,中冶京诚自主研发了小延伸高线精轧机组,满足了“以轧代锻”工艺后续高品质精轧的需求,特别适合特种合金线材的轧制要求,并在国内多个高线项目中成功应用。
“以轧代锻”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轧件温度、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内部组织和机械性能得到了较好地控制,保证了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灵活性和经济适用性。
点评
传统特种合金生产工艺存在热加工成本高、成材率低、表面质量差等问题。中冶京诚创新采用的“以轧代锻”工艺,很好地解决了合金变形抗力大、热变形塑形差、热加工温度范围窄等技术难题。横移式开坯机的应用,集传统开坯机和连轧机组的优点,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为特种合金生产提供了最佳的工艺装备选择。
《中国冶金报》聚焦产业政策,汇聚焦点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