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嘉兴被评为年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
年,嘉兴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聚力产业兴旺“高效益”、生态宜居“高颜值”、乡风文明“高素质”、治理有效“高水准”、生活富裕“高水平”,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嘉兴的落地,被列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城乡产业更趋融合
近年来,嘉兴聚焦聚力大平台、高品质、新业态,以“二产理念、三产思维”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次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农业现代化指数全省第三。年,农业经济开发区实现县(市、区)全覆盖,规划面积48.6万亩,新引进项目72个,实到资金20.4亿元。
去年9月,嘉兴举办国际水果大会,发布“嘉兴·中国水果指数”,嘉兴水果市场交易额稳居全国前三。同时,嘉兴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农家特色小吃产业、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的电商专业村个,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点个,淘宝村、淘宝镇数量均位列全国前十;建有农产品冷库座、冷藏(冻)车辆、冷链物流经营主体31家;嘉兴粽子和海宁宴球入选“浙江十大农家特色小吃”名录,农家特色小吃销售额达45.75亿元;累计创建省级农家乐集聚村21个,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万人次,营业收入13亿元。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城乡建设更趋融合
嘉兴坚持以高水准规划设计引领城乡建设,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补齐农村建设短板,乡村正加快成为城镇的花园,城镇正加快成为乡村的厅堂。
年,嘉兴各级财政投入乡村振兴资金达到.37亿元,农业发展资金规模扩大到万元,涉农贷款余额.82亿元,出台乡村人才振兴十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人,建立农民培训专家库并确定首批入库专家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嘉兴建成5G基站0多个,桐乡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县级城市。农村环境全域秀美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9.96%,农村生活污水行政村覆盖率%,全市73个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Ⅲ类及以上断面占比60.3%,“水十条”国考断面Ⅲ类水达标率达到77.8%。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城乡社会更趋融合
嘉兴全方位全领域运用“三治融合”成果,完善“一约两会三团”工作机制,拓宽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
乡村文化生活繁荣兴盛。嘉兴发挥文化软实力对基层社会治理的促进作用,通过兴盛农村文化潜移默化净心灵、去旧俗、育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全覆盖,建立实践中心7个、实践所66个、实践站个、实践点个,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0.9万次,惠及群众万人次。“文化有约”平台定期发布服务菜单,满足城乡公众公共文化需求。去年,全市共开展送戏下乡场,送书册,送展览场,文化走亲活动共次。
嘉兴创新“股份分红+善治积分”基层治理模式,将乡村治理与集体收益分配相挂钩,带动68个村、2.7万户农户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同时,深化三治融合,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85个、民主法治村(社区)51个,市级“三治融合”示范村建成率达42.4%。
深入实施“强村富民”计划
——城乡生活更趋融合
近年来,嘉兴坚持以保障和增进农民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城乡收入保障差距持续缩小。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连续16年居全省首位;城乡间、区域间、群体间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比为1.66:1,为全省最小。
城乡社会事业更趋均等。嘉兴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医养结合已实现全覆盖,且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壮大,实现了县域抱团项目全覆盖、集体经济薄弱村全打包、“消薄”任务全兜底,年经常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村全面转化,年经常性收入在万元以上的村达到%。
·END·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制作
微小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