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治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529/9004558.html
“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想象与地区合作
作者简介:曾向红,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教授,博士。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年第1期。
从批判地缘政治学的角度观之,“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领导层在新的国内、国际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战略叙事,这种叙事蕴含了一种中国对广阔的亚欧非大陆进行描述的新地缘政治想象。这种地缘政治想象可被称为太极式想象,它不仅在空间想象上契合中国的太极图式,其合作理念也符合太极图式对于世界万物的理解。太极式的地缘政治想象有助于克服传统地缘政治想象存在的不足与盲点,该构想有可能为“天下制度”奠定物质基础、超越了传统“中心—边缘”的思维模式、具有克服海权一陆权两分法的潜力。除了提供一种认识世界地理空间的新颖想象,“一带一路”构想蕴含的太极式地缘政治想象还能为中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开展合作提供诸多启示。以大国势力云集的中亚地区为例,太极式地缘政治想象能够产生对于中亚地区的新认知,并为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一些具体启示。当然,“一带一路”地缘政治想象的新颖与独特之处仅仅只是潜在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其转化为现实。
一引言“一带一路”构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称。从一开始,“一带一路”构想就源自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顶层设计。年3月28日,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外交部与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下称《愿景与行动》)的公告后,学术界有诸多讨论。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批判地缘政治学——管窥“一带一路”所蕴含的地缘政治意义(geopoliticalmeanings),这是当前学术界尚未全面展开分析的一个方向。①批判地缘政治学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②经过20多年的发展,批判地缘政治学在地缘政治研究中已经成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学派,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硕。根据其不同于传统地缘政治学的研究旨趣,批判地缘政治学认为围绕地理空间的竞争,实际上也是一种围绕权力—知识复合体展开的复杂互动。受到后现代主义关于权力与知识之间存在着孪生关系这一重要观点的影响,批判地缘政治学将国家等政治行为体围绕地理空间所产生的话语(discourse)、文本(text)、叙事(narrative)、“故事情节(storyline)”等纳入研究视野中,试图将传统地缘政治研究中隐而不彰的主体、主体间认知、主体间实践等均纳入国家的外交或国务活动中予以研究,同时揭示出不同国家针对地缘政治空间所建构的不同“地缘政治密码(geopoliticalcodes)”或“地缘政治想象(geopoliticalimaginations)”。由于不同的行为体拥有不同的地缘政治想象,而主导国际关系话语空间的地缘政治想象往往只是特定行为体的想象,因此批判地缘政治学认为关于世界地理空间的想象或知识离不开权力的运作。③
从批判地缘政治学的角度观之,“一带一路”构想不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始了争夺权力与财富的新征程,而是反映了中国在新的国内与国际环境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战略叙事”。所谓“战略叙事”,是指一个国家为了对自身的位置进行定位以及在与他国的互动中明确所追求的目标,有意识地对符号、实践、事件进行选择性的过滤、呈现与重组,以向相关方面进行阐释与说明所构成的话语系统。④尽管战略叙事的编码与重组事件的方式是选择性的,可能存在偏见,但作为一种体现国家战略视野的话语或文要,战略叙事一旦进入决策程序并转化为外交战略或政策,那么它就会对该国及其互动对象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截至目前,“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已成为国际话语场域中一种享有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