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享协作研发伙伴多元化知识网络

作者简介

徐露允,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

龚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

研究缘起

研究主题源于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知识网络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创新搜索视角(编号:),是该项目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产品开发是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已成为企业提升市场份额的战略性手段。由于在资源获取、利用和配置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我国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同类企业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如何通过高效的创新资源管理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成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新产品开发是通过整合多种知识流创造知识的过程,与跨技术领域的知识整合密切相关。由于知识及其整合技能在组织之间的分布具有异质性、非对称性等特征,如何实现知识外部搜索与内部开发的有效结合对于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问题为:在外部创新搜索过程中,企业构建的多元化协作研发关系如何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在内部知识配置过程中,企业知识网络凝聚性如何影响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外部创新搜索又与内部知识配置有着怎样的互动关系?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构建协作研发伙伴多元化、知识网络凝聚性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整合性理论框架,旨在为汽车制造企业综合考虑内外部资源特征优化知识管理决策以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提供具体有效的管理建议。

理论渊源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学者们指出企业能够受益于合作伙伴提供的新颖、异质性资源;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学者们则指出合作关系建立和维护所涉及的事前、事后交易费用会弱化参与协作研发带来的优势。现有文献大多聚集于协作研发关系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化的影响。考虑到协作研发的利与弊,协作研发关系配置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明晰和完善。另一方面,知识基础理论认为新产品开发与跨技术领域的知识整合密切相关。Caner和Tyler()、陈培祯等()剖析了知识自身属性如知识广度和深度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鉴于知识依存关系属性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得到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luehuoban.com/zhxn/8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