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日报从掌握一门职业技能,到带领团队攻克一项关键技术,对于在广州地铁工作22年的首席电子维修专家李天明来说,靠技能吃饭,这份职业带给他满满的荣誉感。6月12日,年海珠企业首席技师授牌仪式暨海珠区“南粤家政”职业技能竞赛颁奖仪式举行,李天明入选首批“海珠企业首席技师”,获得10万元补贴。“通过设立企业首席技师,充分发挥了高技能人才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广大技能人才稳就业,为技能人才库再蓄活水。”海珠区就业培训中心负责人周绍聪说。南方日报记者刘珊人才培育平台带出更多“好徒弟”“作为首批海珠企业首席技师,我不断掌握数字经济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助力企业成长为工业互联网‘独角兽’,并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CEO贺东东表示,期待在技术攻关、师徒传帮带等方面奉献力量,培养技能人才、建设人才队伍。经过专家评审,从技术革新成果、技能大师工作室成效、师带徒人数、技能竞赛获奖情况等多维度进行评价,海珠选拔出5名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交通装备、餐饮服务、纺织服装产业领域的优秀高技能人才,每名获得10万元补贴。除了李天明、贺东东之外,获评首批“海珠企业首席技师”的还有广州凡科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锐强、广州市新兴家喻饮食有限公司卢镜泉和广州市生活在左服饰有限公司单钰芳。海珠坚持产业导向、产业标准,支持6家院校、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建设涵盖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交通装备等产业领域培训示范基地,培育输送一批高技能人才,为海珠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通过参加学院组织的技能培训,我不仅获得了合格证书,还实现成为设计师的梦想。”一名往届学员对广州市秀丽服装职业培训学院举办的技能培训连连称赞。作为纺织服装产业领域培训示范基地,广州市秀丽服装职业培训学院积极申报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围绕产业链打通招生、培训、评价、就业等环节技能人才供应链,与10多家大中型服装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产业链与技能人才供应链有效融合。“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适岗培训、以工代训等政策,有效解决了企业工学矛盾。”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培训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海珠区内已有20家企业认定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近家企业开展了学徒制培训、职工适岗培训和以工代训,9家企业建立了培训中心申请培养技能人才补贴,每家获补5万元。数字技能培训抢占产业“新赛道”面对快速发展的数字化趋势和不断迭代的新兴职业技能,海珠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加快“数字步伐”,强化数字经济赋能,推动数字技能培训,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海珠鼓励企业、院校、第三方评价机构等率先开发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职业技能标准和技能等级评价认定标准,开展技能评价认定试点,为行业人才提供培训与评价服务,引领行业发展。年,海珠支持3家单位申请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职业技能标准开发或等级认定补贴,每家单位获得5万元补贴,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培育和输送了技能人才。海珠发挥阿里巴巴华南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作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加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培养,为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持续发展注入人才动能。近日,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和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认定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省级产业就业培训基地,通过提高数字技能社会化培训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海珠还在不断促进龙头企业联合优质院校和大型职业培训机构申报产业就业培训基地建设。与此同时,海珠面向区内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企业首席技师和技术骨干,公开征集聘任了25名海珠产业导师。产业导师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与健康、数字创意等产业领域导师传帮带作用,向产业技能人才开展公益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