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土方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20/5639550.html
王玥,男,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数学教师,中教一级,从事班主任工作14年,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曾获教育部优秀学员,市级教学能手、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校十佳班主任。市班主任技能大赛一等奖,市级班会课,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设计一等奖,多次参加省、市级科研课题,其成果在国家级刊物上公开发表。
转变自己数学教育观念最关键的一节讲座
——听王尚志教授讲座有感
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王玥
所谓学则通,通则变。变就能使教师已有的知识有所延展。听了王尚志教授关于《整体把握数学课程、促进核心素养发展》这一讲座,让我对数学教学观念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数学教材的编写思路,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对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更清晰的思路,从整体到局部,从教师到课堂教学上,都有更深刻的理解。为了更好的落实核心素养,我认为从这几个方面都要有所转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我刚走向讲台参加工作的时候,一直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把题讲错了,学生问你的问题你回答不出来,那时的我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可能连一个知识的传授者都算不上。在自己14年的教学生涯中更多的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授业者解惑者,当了十四年的班主任才更多的理解传道者。而当今国家提出来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从本质上决定教师必须有角色上的扩充,不单单是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老教育前辈就说身教胜于言传,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上届实验班高考成绩的突破上就能感受出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多么辛苦,作为实验班的班主任每天早6:50上班晚上十点回家,都说高三要百天冲刺我们从高一就开始了天的冲刺,听起来有些夸张,其实我们就是这么做的,我们学校的生源是三流学苗,学生入学成绩是全市排名以后的学生,正是我们全力以赴的付出,在今年的高考成绩中我班的文科状元考进了全市名班级第二的考到了全市名,全班所有学生都考入二表以上的学府。教师的无私奉献真的深深的感染着学生,而我也只不过是千千万万教师的缩影。只有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努力付出,自己的学习劲头也就上来了。王尚志教师也是让我非常钦佩的一位教授,他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接地气的教学法方,站着讲课两个小时滴水没喝的敬业精神,都深深的感染着我,这就是老师第一个重要角色“示范者”。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教师还要充当学生的规划者。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帮助学生做好走班选课的指导者做好新教材新课程的开发者,做好新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战略伙伴合作者,做好考试成绩的评价者,做好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诊断者。一切一切的转变要从角色定位上有个本质上的转变。其中听到王教授提出了一个人工智能的发明我也深受启发,就是解题机器人和查找知识去互联网百度等。我也深刻的思考了这个问题,如果单纯的把数学老师就理解成能讲明白数学题,能讲明白数学知识的人,这必然会遭到这个社会的淘汰,因为这些工作人工智能都已经能够实现了,那我们数学教师怎么能够不被这个社会淘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几角色上的定位要准确。
二、教学策略的转变
当今教学命题最热的就是如何落实学科素养,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有多样的策略跟进,深度学习只是有效策略之一。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的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把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在众多思想中进行联系,并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并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或者是指通过探究学习的共同体促进有条件的知识和原认知发展的学习。它鼓励学习者积极地探索。深度学习的特点:深度学习意味着理解和批判;深度学习意味着联系与构建;深度学习意味着迁移与应用;这些表明,深度学习在教学设计中,首先应该设计出学生学习可以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如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设计好大的问题,更要设计好小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的激发学生深入的去思考,并且注意时时生成新的问题.深度学习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设计模式。旨在通过整体的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有助于学生思考的教学活动。其设计环节主要分为主题切入的引导设计。新知建构的引导设计。难点突破的引导设计。思维提升的引导设计。有效的引导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摆正自身角色,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学习引向自主和谐、多元发展的境界!在培训没开始前天津师范大学就对全体学员做了问卷调查。我还在纳闷,和王教授合影的时候我刚说出姓王教授就知道我是王玥老师。
这是讲座开始前的第一页课件,能在讲座的过程中看见自己的名字也真的很开心。王教授把这些问题进行了分类归纳,其中在解决我困惑的环节上他并没有去讲大道理,深理论,而是把三角函数这一章节,站在直观想象的角度,进行了系统化的全面展示,我以前一直认为立体几何才是直观想象素养最直观的体现,听了王教授的展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从图像的角度介绍了诱导公式,让我认识到从图形到变换的过程,把三角函数线的作用发挥的淋淋尽致,从初中三角函数的概念,到高中三角函数的概念,到诱导公式,弧度制引入到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都有了明确的解释,以前我没去研究为什么要引入三角函数线?只是知道它是用来引出正弦曲线用的,其实它在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概念都有着重要作用。虽然在高中阶段中能用三角函数线解决的数学问题都能用三角函数图像解决。但是真的不能忽略它在本章节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这才是一个知识在素养落实方面的几个关键阶段,只有深刻的,系统的、全面的落实每个阶段才算核心素养真正的落实到课堂去了,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不是以前我以为的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素养目标完成了就算是落实了核心素养,这些问题都要我们数学教师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才能把整个高中数学课程吃透,才能更深层次的去教学,才能有学生素养的沉淀和提升。
三、教学观念的转变
以前的教学观念相信大家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就是高考考什么,我们讲什么,高三就复习什么。当我看见这条消息的时候我为之一惊。上班总结的高考解答题题型以及解法是不是效果大打折扣了,可不是17题数列三角考一个,18题统计概率考一个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导数考一个了。别说不一定考的问题了,就是今年全国二卷就把立体几何的解答题和解析几何解答题位置调换了一下学生都不适应,更不用说他们最不擅长的解答题或从没做过的类型题了。所以在教学观念上必须也要进行彻彻底底的转变,一定要思考这几方面的问题,其一加强数学阅读(读题审题训练)在数学符号从到的转变上必须在课堂教学尤其习题教学上重视读题环节的训练,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句以及重要数据,提炼出数学模型,思考其解决方法、不要只重视解题思路上,题都读不明白公式背的在好也不会得分的。其二在主单元教学上下功夫,例如立体几何主单元的教学设计,从图形认知到点线面位置关系,从公理到判定定理、性质定理,位置关系中的相交不相交,相交就有成角问题,不相交也有成角问题如异面直线成角。度量关系里的长度、角度、面积、体积的问题,包括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的运用都要有系统规划,其中要想落实核心素养就一定要思考立体几何里面的基础知识是什么?每一个知识都是基础知识么?基本技能是什么?基本思想是什么?基本活动经验是什么?也就是现在说的四基。从学生的角度还要设计出学生能发现提出什么问题?分析解决什么问题?你的课堂模式是否足够开放?问题设置、情境设置是否科学有层次?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要我们数学教师潜下心来研究研究。
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灵魂,相信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都能发挥自己的热量,为中国的数学教育出一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
编辑:师训部
审核:栾姝
——佳木斯市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