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产融联动三合现状及三升趋势

                            

我国央企集团资本运营平台历经“鼓励发展-以融助产-规范监管”三个发展阶段后,发展日趋成熟,进入拥抱监管的新阶段。通过盘点96家央企集团,绝大多数央企集团均围绕自身产业集团核心主业,进一步深化自身资本运营能力,部分央企以财务公司为基点,逐步延伸至融资租赁、保理、消费信贷等类金融业务,少数央企通过股权划转、收并购、股权投资等方式获得银行、证券、信托、期货等金融牌照业务,并深耕自身集团主业,深化产业链服务能力,开展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综合金融服务等新型金融业务。进而,金融控股公司横空出世,中航工业、华能、国家电网等产融结合发展领先的央企逐步成立了中航产融、华能资本、国网英大等金控平台,进一步统筹协调集团内金融资源,深化资产增值与资本增值能力。

一、央企产融联动“三合”现状“四资”结合、“四业”融合、“四链”契合

一是与“四资”结合,推动央企资金、资本、资产、资源的高效运作,实现相互之间的优化配置。各央企集团打通资金、资本、资产、资源,不断创新产融模式,优化产业、金融的资源配置。随着金融行业专业化、市场化日趋加深,央企产业集团一方面应持续推进自身金融业务规模扩张,激活利润源泉,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集团资源整合,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拓展自身客户资源,深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同时以金融服务为支点,实现产业布局拓展和产业链效率提升,提升金控平台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以融助产”、“以产促融”。

二是与“四业”融合,推动央企主业与实业、金融业、信息业、中介服务业的多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在产融结合的不断探索中,各央企集团不仅持续加强自身主业与实业、金融业等的战略协同,还在不断探索构建与信息业、中介服务业的战略合作。

三是与“四链”契合,推动央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生态链融合共生,构建产业金融生态圈。基于央企雄厚的产业、资金等各类资源,以自身专业能力、风控能力、科技能力赋能产业链上下游,构筑开放生态场景,打造多元生态圈层,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并反哺金融业务。

二、央企产融联动“三升”趋势科技赋能、资本助推、生态构建

一是科技赋能,产融升级。随着金融与科技融合日趋加深,科技化逐步渗透产业链各环节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加速产业金融格局演变深化、融合升级,推动产业金融在客户拓展、产品创新、协同合作及渠道深化方面高质量转型。随着《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的颁布,进一步推动金融科技赋能产业与金融行业。以科技为驱动,持续构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与推进实体产业高质量转型,是我国加速向科技创新强国、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创新运用,持续优化产业金融各个环节,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央企集团基于金融科技所带来的产业机遇,以金融科技为手段赋能自身主业,持续挖掘数据价值,打通数据、业务、场景等信息,实现产品服务数智化、场景化,加速产品、业态、商业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激发金融服务创新活力。

二是资本助推,产融升阶。首先是以资本构建纽带。通过资本驱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给予资本的价值倍增进一步夯实合作纽带,资本方通过融资服务、增值服务、战略合作等方式,深化与被投资方的合作关系,增强产融协同,构建产业金融生态圈。其次是收益资本化,投资方开展投资不仅以短期财务性收益为目的,更多的应注重长期的协同价值,通过资本化的方式进一步拓展自身产业布局,完善生态圈层,扩充产业金融版图。最后是完善产业价值链,通过资本持续增值优化完善产业链各个环节,形成产业金融生态圈,推动生态圈协同共生、共同发展。

三是生态构建,产融升维。通过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构筑的金融服务生态圈,进一步推动服务对象由各个零散的企业向链群企业转变,服务主体也由单一的金融机构转变为“金融+产业”的多元服务群体,服务内容也由单一的投融资服务转变为综合金融服务。同时基于第三方机构如金融科技企业、交易平台、行业协会等源源不断的涌入,产业生态圈层持续升维,各个机构发挥自身专业化优势,持续推动综合金融服务创新升级。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的更新迭代,持续推进产业金融生态圈创新升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luehuoban.com/zhgj/10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