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
1.一种经济现象的背后往往是有一种文化力的作用。√
2.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率先出现于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国家。√
3.企业文化理论是中国的学者率先提出的。×
4.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5.企业象征物是反映企业文化的人工制作物。√
6.企业环境的优劣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情绪。√
7.企业伦理是关于企业及其成员行为的规范。√
8.文化与伦理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9.企业讲伦理道德就是一种说教。×
10.学习企业文化与伦理有助于正确认识企业社会责任。√
11.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的精神风貌。√
12.企业公关行为的作用是为了树立企业信誉。√
13.只有大企业才需要讲企业伦理,小企业就是追求利润。×
14.企业制度文化的作用在于规范员工的行为。√
15.企业制度文化不包括企业领导体制。×
二、选择题
1.企业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B)
A.年;
B.年;
C.年
2.“7S”管理模式提出者是:(B)
A特伦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
B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
C威廉·大内;
D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
3.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威廉·大内教授在研究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企业的挑战时提出的理论是:(C)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4.企业文化的核心是:(A)
A精神文化;
B制度文化;
C行为文化;
D物质文化
5.“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是哪一位专家的观点:(B)
A鲍恩;
B孔茨;
C爱泼斯坦;
D罗宾斯
6、西方企业领导体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ABC)
A家长式企业领导体制
B经理企业领导体制
C企业家集团企业领导体制
D跨国企业家领导体制
7、对企业文化理论产生起过重要作用的书有哪几本?(ABCD)
A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
B《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C《日本的管理艺术》
D《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
8、产品设计中遵循哪些伦理原则?(ABC)
A品质优先原则
B技术审美原则
C顾客愉悦原则
D经济实用原则
9、哪些是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ABCD)
A大气污染
B全球变暖
C水资源污染与短缺
D“绿色屏障”锐减
10、服务格式合同中存在的主要伦理问题有哪些?(ABCD)
A最终解释权
B店堂告示
C无效条款
D不平等条款
11、下列属于职位描述的是0。
A工作场所
B.所学专业.
C工作经历
D.年龄性别
答案:A
12、“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这句话体现在招聘工作中,我们要坚持0。
A.因事择人的原则
B.能级对应的原则
C.宁缺毋滥的原则
D.用人所长的原则
答案:D
13、决定人力资源数量的因有()
A人口总量
B.人口基数
C人口的年龄结构
D.出生率、死亡率
答案:AC
14、五险一金属于()
A.国家法定福利
B.企业自主福利
C.可变薪酬
D.基本薪酬
答案:A
15、依照胜任素质模型的分类,区分“能胜任工作者但绩效表现并不出色者"和“不能胜任工作者"的是0。
A.基准性胜任素质模型
B.鉴别性胜任素质模型
C.职位胜任素质模型
D.职能胜任素质模型
答案:A
16、下列有关人性假设理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0。
A.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
B.社会人假设提出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人有更大的影响力
C.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外部的激励和控制会对人产生很大促进作用
D.复杂人假设认为人的很多需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答案:C
17、下列关于招聘效果评估的表述错误的是()
A.将招聘过程中各阶段所用的时间与计划的时间对比可对计划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和分析
B.其他条件相同时,招聘单价越低,说明该招聘方法越有效
C.其他条件相同时,应聘的比率越低,说明招聘的效果越好
D.其他条件相同时,录用的比率越高,说明招聘的效果越好
答案:BD
18、()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预测的比较,--般会有以下()结果。
A.供给和需求在数量、质量以及结构方面都基本相等
B.供给和需求在总量上平衡,但是结构.上不匹配
C.供给大于需求
D.供给小于需求
答案:BCD
19、绩效考核的标准应当明确,下列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产品合格率不低于95%
B.销售额大幅增加
C.接到任务后三天内完成
D.迅速招聘到合适的员工
答案:B,D
11、影响薪酬管理的主要因素包括()
A.企业外部因素
B.工作团队因素
C.员工个人因素
D.企业内部因素
答案:ACD
12、根据密歇根大学戴夫:乌里奇的观点,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应扮演的角色包括
A.战略伙伴
B.管理专家
C.员工激励者.
D.变革推动者
答案:ABCD
13、对代表企业绩效的某种指标进行街量并以衡量的结果为依据来对员工支付新秘的群体可支薪酬的形式是0.
A利润分享计划
B.收益分享计划
C员工持股计划
D.斯坎伦计划
答案:A
14、每个人的价值观、人格、能力、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等各不相同,导致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也不相同。这体现了职业生涯的0特点。
A.差异性
B.发展性
C.阶段性
D.可规划性.
答案:A
15、依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承担的责任,下列由非人力资源管理部]承担的是
A.预测公司的人员供给
B.对应聘人员进行初步筛选
C.提出人员需求的条件
D.编制并修订职位说明书
答案:C
16、下列属于劳动者的休息休假的是()
A.工作间隙休息
B.縮短_工作日
C.日休息
D.法定节假日
答案:ACD
17、企业在薪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制定一些重要的决策,具体包括()
A.薪酬体系
B.薪酬水平
C.薪酬竞争力
D.薪酬结构
答案:ABD
18、绩效管理的主要环节有()。
A.绩效计划
B.绩效实施与管理
C.绩效评价
D.绩效反馈
答案:A,B,C,D
19、俗话说”一俊遮百丑”,这属于绩效考核中的0。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对比效应
D.溢出效应
答案:A
20、管理的重点就是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0的主要观点。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答案:B
22、对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作出预测,该活动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中的.
A.员工招聘
B.人力资源规划
C.绩效管理
D.职位分析和胜任素质模型
答案:B
23、培训需求分析中的人员分析包括()
A.员工绩效分析
B.员工的职位变动计划
C.员工接受培训的基本能力和动机.
D.员工的薪酬变化
答案:AC
24、一份完整的职位说明书必须包括的主要内容是()。
A.职业生涯
B.职位描述
C.职位族
D.职位规范
答案:BD
25、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非人力资源管理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同责任主要体现在()
A、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贯彻执行
B、人力资源管理部[]负责相关制度政策的监控审核,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执行申报
C、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人力资源有关的需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负责满足要求
D、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承担人力资源的有关责任,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需要承担责任
答案:ABC
26、当供给小于需求,-般采取的措施是()。
A.缩短工作时间
B.对富余员工进行培训
C.提高现有员工的工作效率
D.降低员工的离职率
答案:CD
27、当预测供给小于需求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延长工作时间
B.扩大经营规模
C永久性地裁员
D.鼓励提前退休
答案:A
三、简述题
1、西方企业领导体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案:经历了家长式企业领导体制、经理企业领导体制、企业家集团企业领导体制等三个阶段。
2、对企业文化理论产生起过重要作用的书有哪些?
答案:《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的管理艺术》、《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
3、利益相关者的含义。
答案:利益相关者是指可能对组织的决策和活动施加影响或可能受组织的决策和活动影响的所有个人、群体与组织。
4、产品设计中遵循哪些伦理原则?
答案:(1)品质优先原则(2)技术审美原则(3)顾客愉悦原则
5、企业公民的含义?
答案:企业公民是企业履行对包括员工、股东、顾客、供应商以及社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责任的活动。
6、“三个同心圆”的企业社会责任观点。
答案: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将公司责任定义为三个同心圆:内层是范围清晰的有效履行经济职能的基本责任,包括产品、就业机会以及经济增长;中间一层是将履行经济功能的责任与对变化中的社会价值观和主要问题的敏感性相结合,例如:环境问题、与员工的关系问题、顾客对信息的更高要求等等;外层是新近出现但还不是很清晰的责任,要求公司更广泛地积极介入到改善社会环境的活动中去,例如贫穷和城市问题。
7、会计信息失真会给信息使用者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第一,会计信息失真导致宏观调控与微观决策的失误。第二,会计信息失真,破坏了市场运行的有序性,干扰了市场资源的配置。第三,会计信息失真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滋生腐败。第四,会计信息失真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第五,会计信息失真会带来行业不良之风。第六、会计信息失真削弱了国家财经法规的权威。
8、招聘工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包括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外部劳动力市场;竞争对手等。
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自身的形象;企业的招聘预算;企业的政策等。
9、培训与开发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培训和开发的主要方法按照培训的实施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在职培训:
二是脱产培训。
在职培训就是指员工不离开自己的职位,在实际工作岗位和工作场地进行的培训。在职培训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学徒培训:辅导培训:工作实践体验,工作轮换。
(2)脱产培训就是指员工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专[]参加的培训。脱产培训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八种:授课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工作模拟法;网络培训法:拓展训练;行动学习法。
10、什么是薪酬管理?
薪酬是指员工向其所在单位提供所需要的劳动而获得的各种形式补偿,是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薪酬包括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两大类,经济性薪酬分为直接经济性薪酬和间接经济性薪酬。
薪酬管理需要道循什么样的原则?
一.竞争性原则:根据市场薪酬水平的调查,对于与市场水平差距较大的岗位薪酬水平应有一定幅度调整,使公司薪酬水平有一定的市场竞争性。
二、激励性原则:打破工资刚性,增强工资弹性,通过绩效考核使员工的收入与公司业绩和个人业绩紧密结合,激发员工积极性。
三、公平性原则:薪酬管理设计重在建立合理的价值评价机制,在统-的规则下,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决定员工的最终收入。
四、经济性原则:人力成本的增长与企业总利润的增长幅度相对应.用适当工资成本的增加引发员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11、什么是职位分析?它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答案:职位分析是指了解组织内的一种职位并以一种格式把与这种职位有关的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能了解这种职位的过程。
意义:
一、岗位分析是整个人事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二、岗位分析是提高现实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三、岗位分析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
四、岗位分析有助于实现量化管理。
五、岗位分析有助于工作评价、人员测评与定员管理及人力规划与职业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与标准化。
12、对于劳动人事管理科研工作者而言,岗位分析也是不可缺少的。
职位分析有什么作用?
作用:
一、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职位分析正是预测人力资源需求的基础,也是对调任或晋升等活动进行计划的基础;
二、在员工招聘选拔方面,职位分析能够提供工作内容和任职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方面的信息,因而可以用来决定招聘与选拔哪种人才;
三、在员工培训和发展方面,通过职位分析得到的工作说明书指明了各项工作所需要的相关要求,据此可以设计出恰当的培训计划和方案;
四、在员工绩效考核方面,只有通过职位分析明确了岗位的信息,才能设计出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
五、在企业薪酬政策方面,通过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为实现公平报酬打下记仇,也使得薪酬管理更加公正、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