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科转经济金融之路,前途和钱途总得占一

大家好,我是Elvis,很高兴和大家交流。因为我的背景和历程比较特殊,所以我觉得还是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教训吧。

我现在是某中外合作大学商学院战略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的助理教授。除了科研之外,我还负责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高管培训等课程。我的研究方向主要侧重在创业创新/战略管理/行为科学/实验方法/行为公司金融等。

01纯文科出身

我本科是语言和文学类的,17岁读大学,当时真的是完全没有概念,父母也不懂,觉得至少可以做个语文老师,就随便填了志愿。但是当我进入到这个院系之后,我基本上是痛苦了四年。

我首先是很喜欢学术的,但是我非常不喜欢纯文科院系的研究方法,说白了就是要读很多很多古人和前辈学者的书,然后用阐释和精读的方法去论证微言大义。我是一个比较看重实际的人,我觉得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形而上世界到形而上世界的论证过程对我一点吸引力也没有。

此外,这个专业实在是就业面太狭窄了。要知道,你能坚持下去,要么就是这个专业有意思,要么就是前途(钱途)好。对我而言,纯文科专业两样都没有。

但是我本科四年只学了一个学期数学啊,要转去热门的经济金融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相信我,当时的我绝对不会相信此时的我居然在一个经济学博士项目就读。我后来就基本丧失了对继续做学术的兴趣,因为我对纯文科的研究是厌恶,喜欢的呢,以当时的条件也根本没办法申请。所以我就去工作了,转机就在在于我的工作。

02咨询公司工作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话说回来,当时入职的同事大部分也是上商科经济背景,我也是误打误撞进去的。至于为啥能进去呢,我觉得一个是运气,当时那家公司正好发展的很好,需要扩招,此外我比较擅长面试,往往能打动面试官,所以就进去了。

到了这家公司之后呢,其实基本上对商业和战略的了解就局限在日常的财经新闻,所以我从头学习,跟同事学习,跟领导学习。那个公司比较出名,所以很多同事都是世界知名的财经院系毕业,我跟他们真的学到很多,干着干着我也觉得自己的欠缺,也开始思考要不要读一个金融经济类的硕士。

其实比较合理的是申请MBA,但是我觉得MBA比较花钱,而且随着我工作的深入,我发现做商业和经济的实证研究我很感兴趣,又有了学术梦想,因此我想读一个能让我培养出学术技能的项目,就当时商学院来讲,金融硕士比较注重数理和统计,我觉得比较合适我。

03DIY申请杜兰

杜兰在美国的南方,地点不太好,但以我当时的背景,申请去热门城市基本不可能。所以我是按照金融硕士的排名申请了几个地点比较冷门的金融硕士。因为我当时有工作,所以我心态是比较平稳的,如果申不上就在国内读MBA。结果基本上申请了五家学校,只有两家给我Offer,考虑到专业,我就去了杜兰。去了之后发现大家的背景以理工和经济为主,像我这种纯文科,貌似又是绝无仅有。想起来,之所以录取了我,是因为我有工作经验。

在美国,金融硕士一般都是给没有工作经验的人读的,有工作经验的人会读MBA,所以申请的时候其实很重要,一定要呈现你独特的优势。

04回国工作

在杜兰拿到硕士学位后,我本来想打算接着申请博士。但是吧,金融硕士在美国是授课型的,我论文都没写,申请商学院博士又是出了名的难,基本没戏,只好先回上海工作。

我在上海呢,就进了一个房地产投资基金,做一些数据分析、投资测算的工作。但是我对企业工作一直兴趣不大,对我来说太常规,没有挑战性,而且我也了解到其实商学院博士的就业还是很好的,跟生化环材这些天坑学科不一样。所以我还是非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luehuoban.com/zhqm/75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