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转自《安全自动化》
走过三十年,已臻成熟之境的视频监控产业现在还面临哪些挑战?
在监控大趋势从“联网”走向“智能”之际,仍然有许多兼容性问题需要解决;
当“智能监控”广为人们熟知后,实现大规模部署所需的技术挑战将更加严峻;
在安防IT化的今天,集成创新技术,意味着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得以同步实现;
华为因而提出了“被集成”的策略,在任何情境下,都在核心地带发挥技术优势,解决问题。
年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拉开了我国平安城市建设的帷幕,经过12年的发展,平安城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从往“被动”查看视频录像,到今日越来越“主动”地运用视频数据与自身业务进行深刻的结合,平安城市从安全领域不断向外延。
端到端的应用满足平安城市新需求
前几年提到平安城市,用户探讨的始终都是摄像机如何实现从模拟向网络高清的升级,其本质是视频联网的迫切需要。但从当前看,网络高清与视频联网已经成为了最基本的需求,而用户围绕视频数据的安全及运用对于平安城市也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
华为企业BG中国区UCC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秦峰
华为企业BG中国区UCC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秦峰认为这样的需求变化,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用户
提升系统的实战能力。随着网络化及高清化的发展,视频数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
为了提升全球平安城市与智慧城市用户的服务水平,华为在建立健全的支撑体系与高素质的服务队伍之外,从研发,还是交付和售后上将服务的理念贯彻始终。秦峰介绍:“从纵向上,我们提供系统性的服务支持,在全球构建从售前、交付和售后的完备体系,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确保最短时间内解决客户问题;在横向上,我们提供多层次的高效响应机制。从渠道服务、在线服务上建立有深度的专家梯队,提供提供7X24全天候支持服务,同时在区域和总部都配置专家资源池,为客户提供及时的现场支持。”
全网智能超乎想象的新技术
虽然安防行业逐渐呈现IT化,但因为自身基因的不同,传统安防与IT厂商对于问题思考的角度总明显的差异。传统安防重在前端采集而轻视终端传输及后端建设,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这样的弊端在不断暴露。
为了弥补这些存在的不足,华为更强调解决方案中的网络处理能力。安防IT化及网络化的趋势,意味着基于网络的系统平台越来越多,如果网络的调度能力不足,必然会让整个平安城市体系出现混乱,从而整套系统也大打折扣。
华为视频监控领域总经理刘廷永
华为视频监控领域总经理刘廷永指出:“华为今年推出‘全网智能’的解决方案,不仅从网络设备、摄像机、存储设备和智能分析平台上追求全维度、全时间的智能分析,而且针对园区和平安城市建设推出的VCM系列产品,将华为的ICT核心计算能力和大平台搭建能力集结在一起,将成为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核心引擎。”
安防的智能化趋势已经成为共识,而国内传统安防厂商的技术弊端则在智能算法上,目前算法最大的问题便是处理性能仍有待提升,同时芯片成本比较高,也不是所有厂商都能够承受。据悉,华为正在芯片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去研发,未来将有新的算法诞生。刘廷永透露,一年内华为将推出新的系统支持上万亿的对象分析、统计、归并等行为,华为的优势将更加的明显。
“被集成”战略共享价值
正常的产业发展态势必然是各领域合理分工,而“华为商业学”中被反复提及的三个字便是“被集成”,而这个战略正是华为面对整个企业市场客户所选择的一种商业模式。
自从进入视频监控行业,华为也一直秉承被集成的原则不动摇。刘廷永解释:“华为被集成是指在核心的视频监控的产品和研发走在行业前面,而在面向客户的行业解决方案上,会与合作伙伴一同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在芯片技术还是视频的云技术(视频云、智能云),这些技术如果无法在整体解决方案呈现,将失去它的核心价值,所以华为一直强调被集成的概念。刘廷永进一步补充:“在产品和技术方面,华为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被集成的需求,让华为的产品更加开放,提供了丰富的API的接口,让产品易于被集成。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华为欢迎行业领先的系统集成商等合作伙伴与华为一起合作,共同打造更加有竞争力和定制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除了战略规划,华为在方案的总拥有成本上,也用实际行动为合作伙伴打下了“强心针”。“很多集成商在平安城市项目中,他们最担心的是运维成本过高,没有先考虑到用户录像丢失所造成的损失,而是先考虑设备故障后造成的成本消耗。针对这点,华为用自身技术让合作伙伴拥有独特的成本优势,如硬盘存储,如果硬盘的损坏率能降低1%,代表整个端到端的成本降低10%,所以采用高技术的产品反而恰恰是降低了成本;另外在系统的兼容性方面,华为在整个系统的演进性方面也做了长远的考虑,使得未来十年的新产品与技术的接入都可以顺利进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