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幸阳摄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为上海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带来重大机遇。近期,《上海市关于高质量落实(rcep)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发布,围绕“加快货物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深化双向投资合作”“建设高水平区域合作平台”“加强对企业服务”以及“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6个方面,制定了22项任务清单。
“rcep成员国与我国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具有很强互补性,是上海理想的双向投资贸易伙伴。《若干措施》将推动从rcep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红利,推动上海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上海市委党校开放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邹磊说。
为上海对外贸易和双向投资带来诸多机遇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rcep生效实施,标志着当今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若干措施》指出,上海将通过扩大与rcep成员国间进口贸易规模、拓展面向rcep的多元化国际市场、进一步推动区域内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融合、加快发展离岸贸易和转口贸易、提升通关便利度等举措,加快货物贸易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快发展数字贸易、积极发展特色服务贸易、打造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便利自然人临时移动,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在围绕推动对外贸易的9项任务清单中,鼓励纺织品、食品和高端消费品等商品进口,增加能源资源产品和紧缺农产品进口;鼓励rcep成员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在上海运营,支持上海制造和贸易企业入驻平台,进一步扩大纺织服装、化妆品、高端消费品等商品进出口;深化国际分拨货物《未再加工证明》试点,支持相关货物在区域内其他国家享受rcep优惠贸易项下的进口优惠;加强与日本等国在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合作,提高上海养老服务水平等,都让人眼睛一亮。
在“深化双向投资合作”方面,《若干措施》指出,上海既要“引进来”,以三大产业为先导,聚焦六大重点产业集群,围绕金融、电信等高端服务业,加强与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驻沪投资促进机构的对接联系,着力吸引更多外资投资上海。也要“走出去”,鼓励上海企业在区域内进行供应链、产业链“强链、固链、补链”的高效布局,抓住rcep成员国外资领域进一步开放的机遇,聚焦新加坡、印尼、日本等重点国别地区,在农业资源、生物医药、电信通讯、绿色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大投资合作,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隧道股份旗下的城建国际中标新加坡地铁跨岛线cr标段。(来源:隧道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