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常山县获评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

近日,浙江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的通报》,常山县被评为考核优秀单位。本次考核全省优秀单位共61名,其中县(市、区)共40名,全市仅3个县(市、区)获此殊荣,常山榜上有名。

年以来,常山县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党建治理乡村大花园建设,聚力补短板、续新篇、增成色,“三农”各项工作实现了高水平发展。成功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年度常山“三农”

获得了哪些荣誉

快来看看吧

国家级荣誉

●创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创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常山县同弓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列入国家级全域综合整治试点名单

省级荣誉

●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常山县医共同体工作获省委省政府表彰●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荣获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常山县推进城乡“厕所革命”被评为年度浙江省改革创新优秀实践案例●常山县荣获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县●常山县列入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常山县入围省级大花园示范县创建名单●常山县成功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

市级荣誉

●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相关经验做法被全国全省推广获市委表彰

●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担当作为、奋勇争先,获市年度“改革创新奖”

●组团联企获市年一季度“十佳服务团队”

●香柚产业园获“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一县一园”综合考评第一

01

成功摘得美丽乡村“金字招牌”

启动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常山共创成省新时代美丽乡村45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个,特色精品村3个。年1月,常山被正式命名为“年度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在全市率先完成20个拆后利用示范村创建,全县拆后利用面积宗.48万平方米,利用率97.24%。启动5个农民集聚点建设,完成资格审查户、进城入镇余人。采用EPC模式,推进实施同弓、辉埠、招贤、青石4个乡镇全域土地整治项目。稳步推进芳村镇乡村未来社区建设,完成32项年度任务。

02

成功树立厕所革命“典型标杆”

常山创新公厕“所长制”,持续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累计打造A级农村公厕座,其中:3A级20座。该项工作连续2年在全市排名第1。年,“厕所革命”成功入选省改革创新优秀实践案例,为全市唯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85%以上;个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农饮水达标提标行动在全省率先实现“销号”。

03

全力夯实稳产保供“战略后方”

常山全年粮食播种14.6万亩,总产量6万吨,生猪存栏5.29万头,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建成并投产万头规模生猪养殖场1个,成功引进网易味央、新希望等企业。提升基础实力。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0.7万亩,新增高标田0.7万亩,建成“美丽河湖”3条,小流域治理10公里。“万家灯火”工程实施村个。

04

圆满交出脱贫攻坚“高分报表”

常山全力开展脱贫攻坚行动,强化动态管理、对症施策,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幅8.5%,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幅14.9%,“两项收入”增幅均居全市第3、进位2名。咬紧“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清零、年家庭人均收入元以下情况清零、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目标,开展地毯式排查和针对性帮扶,确保压实不反弹。常山深入开展村集体经济“消薄”行动,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策”,总结推广抱团物业、飞地产业、“两山”优化等十大消薄模式,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实现1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行政村全覆盖,20万元以上村个,50万元以上村32个,万元以上村9个,提前超额完成省市消薄任务。

05

成功打造创业创新“示范高地”

常山相继出台“农业产业20条”、胡柚产业新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打造了胡柚产业强镇、油茶交易中心、食用菌科技产业园等产业主平台。年,常山胡柚全产业总产值15亿元;与胡庆余堂合作研发上市“庆余常山胡柚膏”,柚香谷列入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获市“一县一园”创建评比第一名。

常山油茶获评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新华·中国油茶产品”价格指数发布,油茶交易中心线上交易额15.5亿元。积极培育特色产业,累计建成香柚基地亩、香榧基地亩、蓝莓基地亩。抓特色树品牌。实施“渔家乐一条街”改造升级,打造“十里长风”网红打卡地。擦亮“常山漫居”民宿品牌,建成精品民宿家,省级白金宿2家、金宿1家。打造“胡柚娃”文化IP,民族动画电影《胡柚娃》全省上映。强招引助升级。举办中国·常山乡村振兴大会,签订了19个项目协议,总投资71亿元。围绕“衢州有礼·慢城常山”诗画风光带,推进实施沿江24个村庄风貌提升和15个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投资9.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

06

运作两山银行加快“改革步伐”

常山累计依法流转土地面积3.2万亩,率先在全市实体化运作“两山银行”,授信71笔万元。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额达万元。创新开展基层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10+1”试点,完成信贷担保万元。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启动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园,农业大数据平台等一批项目全面实施。成功入围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建成农业数字示范基地23个。加码“两进两回”行动。全年财政投入乡村振兴资金4亿元,超出预算0.3亿元。落实财政、税收、信贷等扶持政策,聚力打造农创园,带动青年创业就业。开展“常雁回归”行动,回归乡贤人,其中参与基层治理人,新建、续建新乡贤项目61个。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通讯员:倪政

编辑:陈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luehuoban.com/zhzy/77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