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家有哪些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成员增产增收
——江西省贵溪市溪源村蓑衣老农有机绿色大米基地专业合作社纪实
摘要:江西省贵溪市溪源村蓑衣老农有机绿色大米基地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经营权出资入社,吸纳成员多户,覆盖20多个村小组。合作社采用“统一服务、分户管理”的经营模式,为成员提供包保底收益、包生产资料、包技术指导、包订单收购、包产量收入、倾斜扶持低收入户的“五包一扶”服务。合作社与龙业企业、村委会建立合作关系,与种植大户等广泛开展联合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
贵溪市溪源村蓑衣老农有机绿色大米基地专业合作社位于贵溪市彭湾乡溪源村,年由江西蓑衣佬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领办,出资总额万元。截至年底,合作社成员发展到多户,覆盖溪源村的20多个村小组,种植有机水稻亩,带动农户种植绿色水稻亩、普通水稻亩。合作社吸纳农户以土地出资入社,种植有机水稻,实行“统一服务、分户管理”的经营模式,将生产的优质大米销往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受到了市场的欢迎。通过几年发展,合作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合作社示范社和全国供销合作社示范社。
一、规范“一章三会”,夯实发展根基
一是完善制度,按章治社。合作社按照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完善了章程及财务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产品销售管理制度、基地生产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聘请专门的财务人员,严格财务收支管理,在每年一次的成员大会上,合作社理事长都要向所有成员报告本年度生产经营情况。
二是健全机构,民主管理。在机构设置上,合作社成立了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代表由成员直接选举产生,成员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由成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长和监事长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理事会是合作社的执行机构,主持日常工作。监事会是合作社的监察机构,代表全体成员监督和检查理事会的工作。
二、承诺“五包一扶”,促进成员增收
一是包保底收益。成员以自己的田地加入合作社,自己负责生产管理。为鼓励成员土地入股、保障土地股份基本利益,合作社每年支付成员入社土地元/亩的保底收益(与当地一般土地流转价格持平),给成员吃下了“定心丸”。
二是包生产资料。在领办企业的支持下,合作社免费为成员提供生物有机肥、有机稻种等。年,合作社免费提供给成员生物有机肥约40吨、稻种7.5吨。
三是包技术指导。合作社聘请高级农艺师等专家,定期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成员种植水平。同时,健全技术服务网络,按农时展开育种、投料、田间管理、防虫等技术培训,组织巡查指导,实施全时监控。每季度以区块设小组、分专业(种植、防护、农业机械等)进行一次技术培训交流,在会上成员们各抒己见,交流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四是包订单收购。合作社与成员签订订单。成员按照合作社制定的农药、肥料施用等规定进行种植;合作社在成员的水稻收获后安排工作人员现场进行快检,检测合格的按4元/千克收购,比市场平均价高1.6元/千克,未达到有机标准的水稻则按普通稻价格收购。
五是包产量收入。合作社承诺成员只要按照合作社要求种植,保证亩均产量不低于千克,若最终亩均产量低于千克,不足部分由合作社承担。如果因灾导致产量低于千克,则通过上调收购价格形式,确保成员收入不低于千克/亩水平。比如,实际产量为千克,收购价则上浮约14%。这样,成员每亩稻谷直接收入元以上,比非成员净增收元左右。同时,合作社让所有入社土地都参加灾害保险,保费由合作社承担,最大限度降低合作社因自然风险导致的损失。
六是对低收入户给予倾斜扶持。这些年,合作社坚持自主扶贫,将村域内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吸纳入社,引导他们种植优质水稻,以每千克加价?0.2元的价格收购稻米,优先安排脱贫户在合作社务工。—年,合作社共带动39户实现脱贫,合作社主体企业成为鹰潭市第一个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如今,虽然合作社带动的贫困户都脱贫了,但对他们的扶持政策仍没取消。
三、打造“三品一标”,成就优质优价
一是推进品种培优。合作社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鹰潭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合作,挑选种植市场需求大的优质稻种,统一发放给成员种植,比如“野香优莉丝”“桃湘优”等口感好、米型好、产量高的稻米品种,深受广东、深圳、福建等地消费者欢迎。为了推广优质品种种植,合作社印制宣传材料,到农民家中宣传,并提前支付元/亩的收购定金,提升农户的种植信心。
二是推进品质提升。合作社从源头保证水稻品质,选择的田块都是冷水田,只种单季,拥有独立的山泉水水系;周围树木茂盛,空气良好,远离工业区;土壤不存在药残超标,周边没有工业污染,不施用农药、除草剂、化肥;对成员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提供生产资料。鼓励成员因地制宜开展稻蛙共生、稻鳖共生、稻鱼共生等生态种植。合作社基地已被纳入贵溪市“中国好粮油”示范基地。
三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合作社严格按照国家有机产品规范,完善种植模式,大力推广密植等先进农业技术;同时,促进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建立物联网,将基地田地进行编号管理,设定专管责任人,将每块地的施肥、灌溉、除虫、生长、收获等农时作业信息全部纳入溯源系统,实现质量可追溯。
四是推进品牌培育。合作社注册了“蓑衣佬农”“上清道”“万鹤寿”三大品牌,生产的“蓑衣佬农”大米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分级包装后投放市场,价格在12元/千克以上。“蓑衣佬农”品牌先后获得“江西农产品百强企业产品品牌”“鹰潭市十佳农产品品牌”等荣誉。
四、拓展“合作社+”,实现共生共赢
一是对接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蓑衣佬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合作社的团体成员。合作社通过订单等方式,与公司进行分工合作,合作社负责水稻种植,公司致力于加工、销售,同时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技术、资金等支持。
二是与村委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合作社与溪源村委会签订服务协议,由村委会引导成员开展种植、统计上报相关信息、分发生产资料、协调收购稻谷等,解决了因为成员数量众多导致的管理难题。合作社每年给村委会5万元管理费,收购粮食后,再按照0.1元/千克给村委会提成,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三是联手种粮大户和其他合作社。合作社采用订单模式,为种粮大户提供种子、有机肥、技术标准,合作的种粮大户种植面积达1万亩。合作社同时对接了10家村委会领办的合作社,帮助它们发展绿色水稻种植。
四是组建联合社与联合体。年,蓑衣老农合作社、金田水稻合作社及利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成立了贵溪市农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挥各自的市场、规模、农机优势,完善水稻产业链。另外,合作社还参与组建了贵溪市优质水稻产业化联合体。该联合体涵盖了16家水稻种植、加工、运输、储存、烘干经营主体,推行统一采购稻种、肥料以及订单生产等,为蓑衣老农合作社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
五是承办供销社分社。合作社与贵溪市供销社合作共同成立了一家供销社分社,由合作社代营,承接农资方面的业务。(来源:陕西农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