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锁定澳大利亚解码漫画事件深层逻辑

营销请联系——

/wuxueting

『导读:澳大利亚虽然经济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然而却甘愿在中美博弈过程中充当反华急先锋,导致近几年来中澳关系乏善可陈。最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个人推特上发出一张名为《和平之师》的漫画并置顶,引来澳总理莫里斯本人及西方媒体的集体恶意攻击,漫画事件再次将中澳关系带入低谷。面对西方的围堵,中国的反击向来讲究精准出手,而不是四面出击——把澳大利亚作为斗争焦点,不管是收紧对澳进口,还是这次的漫画事件。分则力散,专则力全,任何个人或组织只有力出一孔,才能利出一孔。』早在漫画事件之前,中国已经多次对澳大利亚出手。今年5月份开始,中国先是暂停4家澳大利亚牛肉商出口资格,然后对澳进行了大麦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再然后禁止了食糖、龙虾、铜矿、木材、红酒、煤炭的进口……与中国存在矛盾的竞争对手很多,以往中国政府遵循韬光养晦,即使出手也历来低调,这次澳大利亚为何成为中国高调反击的焦点?△1▽

疫情之下

中国的外交形式不容乐观

世界格局本质是由大国间力量对比决定的,简单说就是美欧俄中这几大力量的角逐。新冠疫情注定将改写人类的历史,各国的防疫工作实际上需要国际合作,中国不管是防疫物资的生产提供,还是防疫经验的分享,对疫情严重国家实际都是非常有帮助的。然而实际情况是美国、欧洲的防疫太糟糕,政府为推卸责任,纷纷甩锅中国和WHO,丝毫不曾正式自己的问题。

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内心是不能接受的,因此对中国千方百计围堵。从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到特朗普积极推动的印太战略,历任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打压都没有实质停止过,即将接任总统大位的拜登,在国家利益的驱使下,仍然会把中国作为竞争对手,只是手段更细致柔和。

△2▽

外交突围

集中发力坚决反击澳大利亚

面对围堵中国势必突围。美国的盟友体系分为核心盟友(五眼联盟,美英加澳新五国)和普通盟友(盟约关系,如北约、日、韩、新加坡等),还有一些国力弱不得不依附美国的小国。面对中国的庞大体量和不断释出的发展红利,小国不敢招惹中国,日韩等普通盟友是骑墙派,坚持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政策,唯独五眼联盟同文同种情报共享,反华最为坚决。因此中国突围的主要方向,必然是冲在前头的五眼联盟。

五眼联盟中,美国实力比中国强,中美关系总体维持斗而不破、既竞争又合作的局面;英国与各方势力都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反华但坏事都尽可能怂恿其他国家去做,自己不出头;加拿大在孟晚舟事件中充当美国的打手,但与美国太过密切,一向被视为美国的后院;新西兰体量太小,全国才万人,是小跟班;澳大利亚体量合适,经济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却跟着美国上蹿下跳。赵立坚此前评论中澳关系恶化的责任完全在澳方:支持港独、藏独、 等分裂势力;污蔑中国“干预、渗透”澳大利亚内政;疫情防控不力却转移责任甩锅中国。此外,澳大利亚还带头打压华为,挑唆南海是非,积极参与印太战略,对中国留学生和派驻澳大利亚的记者也极其不友善,中国在外交突围战中将澳大利亚作为反击焦点是恰到好处。

中国贸易关系非常密切,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主要为矿产、旅游服务和农产品,替代性很强,网友形容澳大利亚就是卖土特产的。五月开始中国对澳出手,遵循循序渐进、层次分明、有理有据的原则,逐步收紧从澳大利亚进口产品的管制,来自澳大利亚的多种土特产,要么集体出现了质量问题,要么出现了买家突然砍单,要么遇到了闪电式通关。

除了贸易措施,中国还对澳大利亚进行了舆论反击。赵立坚转发的漫画,讽刺的是澳大利亚阿富汗驻军虐杀儿童的丑闻。漫画中,一位澳大利亚士兵,正在割喉一个抱着绵羊的阿富汗儿童,漫画配的文字是:别怕孩子,我们给你送和平来了。这张漫画的杀伤力极大,扯掉了西方伪善的面具,士兵的微笑与冰冷刀锋上殷红的鲜血形成强烈对比,显得十分狰狞,澳大利亚的国旗看起来如此扎眼,而这只小绵羊,其实就是阿富汗人民的象征,在西方的屠刀面前,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那句英语文案,跟图片相得益彰,让效果更加震撼人心。漫画在外网快速传播,重击澳大利亚和西方国家的软肋,以至于他们任何解释和反击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是提油救火。

△3▽

杀鸡儆猴

舆论反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反击,其实也是告诉其他反华势力:中国的容忍是有限度的,不管长五只眼还是十只眼,只要胆敢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小心眼睛被戳瞎。只有把美国的铁杆小弟锤老实了,其他国家才会有所忌惮,那些墙头草才会知道,该怎么选边站队。澳大利亚就是那只杀给猴看的鸡,接下来澳方如果不改善对华态度和行为,中国的反击力道还会继续加强。

舆论战场上,最近几天新西兰、法国、英国、美国接连跑出来声援澳大利亚,归根结底是这些国家不乏类似战争犯罪前科。这几个国家在对其他不同价值观国家发起侵略之时,经常传出对当地平民无差别杀戮,事后的调查往往是不了了之,比如英国对战争犯罪的追诉期仅限定在五年之内,美国士兵杀害平民之后通过摆拍证明自己是在处决恐怖分子而脱罪。漫画作者乌合麒麟以新作《致莫里森》对澳大利亚回应,告诉世人西方媒体正试图通过对他本人的攻击转移视线,然而漫画讽刺的事实不容否认,也不容遗忘!

以往西方国家凭借着并不存在的道德优越感对非西方国家内部事务指手画脚,张口民主闭口人权,以讨论自由为名不允许其他国家发表自己的看法,中国发起的舆论反击,从根本上戳破了西方话语体系。赵立坚被西方媒体形容为“战狼”发言人,在于赵立坚不是自说自话被动回答,而是设置议题主动出击,利用对方的话语揭短对方的行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次舆论反击战如此顺利,总结下来在于中国准备充分,抓住了有利战机,并且抢占了有利地形(占据道义制高点)。中国从舆论上反击澳大利亚,既是维护自身的利益,也是在为阿富汗无辜人民伸张正义。中国政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世界治理体系提供的解决方案,维护人类的正义,替弱小国家弱小民族讨说法,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世界公民的应有之举。△4▽

战略逻辑

选择-聚焦-击穿

回看中国近期的对外布局,可以发现中国政府的外交工作非常细致,与最大贸易伙伴东盟签定RECP协议保住基本盘,强化近邻日韩的经贸联系,俄罗斯同受美国霸权压制,保持准盟友关系,对欧盟国家分而治之,与印度尽量缓和形势,即使对美国,在总统交接过渡期也没有太多激烈的对抗行为,因此中国能集中足够多的力量来反击澳大利亚。分则力散,专则力全,中国的对外政策很好的诠释了这句真理。

中澳斗争的深层逻辑对企业战略同样可以借鉴,战略其实说白了就是选择、聚焦、击穿六个字,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①选择,大企业做取舍,小企业做排除

战略对于企业来说,是未来长期发展方向的选择,企业规模不同,做选择的方法也不同。对大企业来说,业务形态太多,必须学会放弃和取舍,四处撒网只会浪费企业的资源,而且导致企业真正需要发展的业务得不到足够的支持而夭折。中小企业根本没有取舍的机会,在做战略选择之前,要先懂得“不选择”什么,也就是用排除法把企业可能会碰到的坎提前规避掉。战略选择非常难,高手讲究以终为始,即站在未来看现在,把握行业的趋势、增速、容量和服务的核心客户,这些都是企业做选择的关键参考因素。

②聚焦,找到支点,让它成为风暴中心

聚焦的核心,是要找到一个支点,让它成为“风暴中心”,企业所有资源都围绕着这个“风暴中心”,力量就会变得强大。企业战略聚焦,还要思考如何匹配相应的运营模型,运营模型匹配不是点状的、局部的,而是一个系统化、全局化的运营工程,是包括财务、技术、产品、营销、人力资源等多个因素的聚合,把他们整合在一起,共同为战略聚焦的核心点服务。

③击穿,找到支点扎进去,形成“强竞争壁垒”

战略的第三步是击穿,把业务击穿的目的,在于形成“强竞争壁垒”,抢占用户的心智,比如提到空调人们就想到格力,就是这个逻辑。击穿是企业真正成功的关键核心,某种程度来说,没有护城河,企业盲目新开业务,本质上是一种战略上的懒惰,这是战术上无论如何勤奋都掩盖不了的。

绝大多数优秀企业的成长,都有这样一个选择、聚焦和击穿的过程。做战略的3个步骤,就围绕着看选择的对不对、有没有真正做到聚焦、到底如何去击穿,这就够了。

『漫画事件还在持续发酵,日前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在安理会提议,国际社会应协助本土驻有外军的国家,完善相关法律,严惩各种犯罪行为,尤其是是外国驻军的犯罪行为,切实杜绝法外行动。事实上中澳对抗中方始终占有绝对优势,只不过中国一直隐忍不发,直到最近这半年来才集中发力,目的就是让澳大利亚在这段时间的反击中吸取到教训,彻底回心转意。伤其五眼不如瞎其一眼,中国选择对澳大利亚发起反击,体现的正是“选择、聚焦、击穿”的战略逻辑。再次奉劝澳大利亚,对澳军阿富汗暴行给出说法,并向中国道歉,纠正反华措施,如果倒行逆施一意孤行,后果自负,耗子尾汁。』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luehuoban.com/zhxn/6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