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陷阱扭曲了当前中美关系

点击苏州引擎订阅

苏州引擎

苏州定力苏州动力苏州张力苏州魅力

10月17日,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亚非,与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东亚项目首席主任,美国知名亚洲安全问题专家迈克尔·斯温就“当前中美关系”进行对话。何亚非主任认为,中美关系并未到达所谓的“新冷战”,美国对中国的指责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对此,迈克尔·斯温认为美国的治理能力是出现了下降,但他同时仍以西方政治学者的视角看待中国,认为中国软实力有所下降,在南海问题上破坏了地区平衡。对此,何亚非主任也进行了反驳。观察者网刊发此次对话中文内容,谨供读者参考。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亚非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东亚项目首席主任,美国知名亚洲安全问题专家迈克尔·斯温海伦娜·科班:大家好,我是海伦娜·科班(HelenaCobban),公正世界教育的总裁。我们是一家小型的非营利机构,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工作地点在华盛顿特区附近。今天我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地宣布“中美公开对话”启动,这是我们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开展的项目。我和公正世界教育董事会的同事们都很高兴的看到,通过这次合作,我们将能够向美国和其他地方的公众证明:对中美关系中的棘手问题进行理性的讨论仍然是很有可能的。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讨论能为今后几个月的进一步合作制定一些富有成效的方法。我们还感到高兴的是,全球“拒绝冷战”联盟也在支持这一公开对话。在我们今天的首场对话里,我们将与两位非常杰出的嘉宾讨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和军事问题。其中一位是来自中国的何亚非大使,他目前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担任过许多高级外交职务,包括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和外交部副部长。何大使,欢迎您参加这次公开对话,并请您向重阳金融研究院的同事转达我们对他们在这个联合项目上所做工作的感谢。何亚非:谢谢,我会这么做的。很高兴能参加这次公开对话。我认为中国和美国现在确实需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对话。谢谢!海伦娜·科班:很高兴您的参与。我们邀请的第二位嘉宾是来自华盛顿特区的迈克尔·斯温(MichaelSwaine)博士,他最近成为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东亚项目的首席主任。斯温博士著有多部书籍与文章。他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主持一个为期多年的危机预防项目,还就亚洲安全问题为美国政府提供建议。斯温博士,欢迎您,并请转达对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同事们的问候。迈克尔·斯温:非常感谢,海伦娜。很高兴来到这里参加这次活动。海伦娜·科班:言归正传,今天我们要讨论四个问题。在每次提问之后,我会先给每一位嘉宾一个快速回答的机会。然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和他们进行一个简短的讨论,接着再继续下一个问题。那么现在我们进行第一个问题。请问你们如何描述年以来,以及年3月以来中美两国力量平衡的广泛变化?何大使,请您先发言。何亚非:非常感谢。权力的平衡一直处在变化之中,特别在大国之间。很明显,尤其在过去20年时间里,它变化的速度加快了。广义上讲,我们所说的“大融合”是上世纪后半叶和本世纪前二十年的历史标志。随着大量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在过去40年里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经常被人们称为全球化的典范。地缘政治和国际对话几乎同时都集中在这个话题上,即大融合、中国崛起等。与此同时,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随之而来的商品、服务、人员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无数财富积累和经济增长奇迹,国家以及个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表现在密集而高度互联的全球供应链和各种社会网络。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全球化的快速和大规模的扩张,这种大融合是不可能的。现在,不幸的是,随着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有一些问题已经浮出了水面,我相信这也促成了中美之间乃至全球力量平衡的快速转变。我将提几个要点。第一,平等——实际上是不平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财富积累而增加而不是减少,这也使得在美国和其他地方出现了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保护主义,使得政治激进化,并形成了身份政治。这些事情实际上阻止了目前正在轨道上的全球化的运行。所以我们看到反全球化运动出现了。可以说,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全球化已经结束,我们正在进入全球化的第二阶段。权力平衡的转变,以及全球化中产生的问题,如我提到的不平等问题等,会使美国两党政客和其他一些人把责任推给中国,指责中国。不平等问题也使得美国及美国人民出现了问题,主要影响到蓝领工人。他们之所以遭受损失,是因为全球供应链的转变,加剧了两个全球经济大国之间固有的地缘政治竞争。其次,影响二者力量平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工智能(AI)、大数据、机器人、物联网等技术的进步。这些不仅进一步颠覆了我们所知道的世界,并快速推动了制造业以及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方式方法的迁移。所有这些都给美国带来了不必要的担忧。我尤其要强调的是,美国的军事、情报和军工复合体相信中国正在挑战或有能力挑战并可能会削弱美国的技术优势。你知道,这正在以一种非常消极的方式塑造或重塑美国对中国战略意图的看法。最后,我想说明一点。过去六个多月以来,影响最大的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不幸的是,这又一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和与全球供应链的基本关系被扭曲和破坏,在许多方面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中美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其他关系。COVID-19是颠覆性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中美关系是否也发生了消极的变化?不得不说,这场新冠肺炎大流行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是中美扩大合作、扭转不断恶化的双边关系的大好时机。但不幸的是,所发生的一切导致了一场高度危险的地缘政治斗争,将疫情作为战场,进一步将双边关系推到了悬崖边缘。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大选年的政治,这让事情变得更糟糕,更不可预测,也更危险。这是我的主要观点,谢谢。海伦娜·科班:谢谢您,这是一个相当广阔的视角。那么现在,有请斯温博士,您对年以来,特别是年3月以来两国之间的平衡变化,有怎么样的回答呢?迈克尔·斯温:谢谢海伦娜。我会先说什么是力量平衡,然后重点谈谈美国和中国。我的视野不像何大使那样广泛。力量平衡问题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简单。它包括很多因素:经济、军事、政治、社会。既有可量化和结构性的力量衡量,如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的军事规模;也有定性的测量,包括软实力因素,如国家的政治制度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总体形象是威胁性的还是没有威胁的、它是否是一个模仿的典范等非常主观的评估。当你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时,在我看来,毫无疑问,今天的美国总的来说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其全球力量投射能力而言,它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从许多方面来看,它仍然是最大的经济体,而且通过其软实力、与其盟友的关系以及外交活动,仍然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然而近年来,它的许多力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削弱。我认为,特别是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它的形象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严重损害。美国破坏了与许多盟友的关系,外交能力和技能出现了下降,由于巨额财政赤字,其海外经济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削弱。它破坏了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多边机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正在损害一些全球规范。由于美国对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病的近乎失败的处理,许多国家某种程度上将其视作一个可怜的巨人,无法保护自己的公民。在美国国内,政治上仍然是两极分化,一定程度上处于瘫痪状态,在许多公共产品和领域的国内投资资金不足。现在,正如何大使刚才提到的那样,中国显然在某些方面提高了自己的实力,但在其他方面的实力则减弱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接近13万亿美元,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贸易国,拥有非常庞大的金融储备。相较于美国,中国的经济活动有更多的政府指导,这是好事,也是坏事。此外,中国拥有一支不断发展的现代化军队,力量投射能力远超过去。而且中国极大地扩大了在世界各地的外交影响力,并利用其经济实力影响其他国家。当然,中国仍面临许多严重的国内问题,如污染、腐败、民族动乱等等。虽然我认为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处理比美国要好,但整体上还是好坏参半。所以我想说,虽然近年来中国的硬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其软实力在某些方面有所下降。因此,就中美关系的整体平衡而言,我认为中国已经提高了其相对于美国的全球经济影响力,尤其是增强了其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究其原因,一部分是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一部分是由于美国自身的错误。事实上,这就是权力平衡的转变最重要的地方。目前和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不再是那个重要地区的军事,或者经济上的主导力量。当然,美国仍然拥有强大的、参与其中的盟友,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仍然是一个主要的投资者和贸易者。但无论如何,鉴于中国的崛起和亚洲在许多方面对中国的重要性,这种平衡的变化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考虑到中美两国在该地区一些重要问题上的分歧,以及美国人普遍认为其在亚洲的军事优势对于确保地区和平与繁荣是必要的,如果中美两国的平衡无法稳定,中美在走向分庭抗礼的过程中,在亚洲发生危机甚至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主导的地位正在消失,所以在日益走向均势的情况下,双方都更想在台湾和海洋争端等不稳定问题上测试自己的相对影响力。而这对两国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双方都需要认识到,双方都不能也不应该主导亚洲,都需要努力减少误解和误判。谢谢。海伦娜·科班:谢谢斯温博士。今天我们听到了两个精彩的发言。我对这种对话的方式感到高兴。我不奢望人们突然间同意对方的观点,但我认为表达我们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是目前真正值得做的一件好事。我接下来要谈一个历史问题,这个问题与我有关,因为在美苏冷战的时候,我一直在密切做战略研究。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您如何描述当前中美关系与美苏在其历史上的冷战期间存在的关系之间的差异?这一次,我要先请斯温博士回答。迈克尔·斯温:谢谢海伦娜。在我看来,美苏之间的冷战和今天中美之间的关系,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中国早已融入全球经济和全球机构,许多西方国家越来越依赖与中国的贸易,远远超过当初与苏联的贸易,尽管美国正努力在一些经济和技术领域与中国脱钩。中国是一个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的国家,与包括美国和其他民主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有着密切的技术交流,中国的科技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很大。中美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度仍然很大,自年以来,美国对华的出口增长了%以上。年,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商品供应国。此外,与苏联不同,中国并没有积极寻求在全球范围内复制其制度,尽管有些人不同意这个观点。无论两国是否喜欢,美国和中国都必须深入合作,以应对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跨国威胁,而这些威胁在美苏冷战期间并不存在。特别是正如我们所知的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我们现在都在经历。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在某种程度上都没有真正以重大的方式来应对这两个挑战,这对每个人都是有害的。另外,今天的中国并不像苏联那样,控制着一大块在其统治下感到不安的其他国家和领土。确实,中国有国内的民族问题,但这仅仅占其总人口中相对较小的一部分,中国总体上是团结的,非常有民族主义精神。在我看来,中美两个国家相似之处在于,在某种程度上,都需要某种形式的外部对手来强化和巩固自身形象、能力和团结。我认为中国尤其如此,但美国方面也存在这种情况,尤其在国防体系内。所以,目前的态势会加深敌意和不信任,但是两个国家,应该会比美苏冷战时期存在更持久、更互利的界限,这种界限会把两国限制在某些类型的竞争中,但不至于变成真正存在的敌对。谢谢!海伦娜·科班:谢谢!那么何大使,您如何比较美苏冷战与中美两国之间的现状?何亚非:斯温博士的口才很好。要说中美之间真的存在冷战,是很值得商榷的,因为我并不这样认为。虽然目前有很多问题引起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luehuoban.com/zhxn/7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