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签约2场战略合作,ldquo医学

牵手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强强联合,做更有价值的事。

年12月17日,医学界传媒新增两个战略合作伙伴: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北京整合医学学会。

遇见罕见,读懂罕见病

17日上午,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下文简称为“病痛挑战基金会”)与医学界传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医学界传媒北京办公室举行。病痛挑战基金会创始人、副理事长王奕鸥和医学界传媒首席运营官刘莉莉作为双方代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现场(左:医学界传媒首席运营官刘莉莉;右:病痛挑战基金会创始人、副理事长王奕鸥)

当天10点,病痛挑战基金会创始人、副理事长王奕鸥和病痛挑战基金会首席医学与创新官龙天伟、病痛挑战基金会传播主管张皓宇、病痛挑战基金会传播主管苏玥潞到“医学界”北京办公室考察。

医学界传媒首席运营官刘莉莉向对方讲解“医学界”的发展历史、媒体现状,北京业务总经理丁海峰介绍了医学界的业务情况。随后,双方就罕见病患者诊断难、求医难、用药难的困境和罕见病内容传播、合作规划等进行深度交流。

刘莉莉女士为病痛挑战基金会成员讲解医学界发展历史

王奕鸥女士表示,病痛挑战基金会在罕见病领域深度耕耘,链接多方,专注于罕见病领域患者服务、行业发展、社会倡导和推进制度保障等,解决罕见病患者群体的各项难题。而罕见病患者和医生之间具有强链接属性,如何让优质内容触及到医生,以及更多公众?借助“医学界”专业的医疗内容及传播优势资源,两者携手将为罕见病患者和家属、临床医生、政策推动者、行业研究者、生物和医药企业从业者提供更深度、专业、丰富的信息资讯。

对此,刘莉莉女士非常认可,她介绍到:“今年‘医学界’增设‘医学界罕见病频道’、罕见病专区,正是希望进一步发挥‘医学界’的媒体属性,提高医生对罕见病的认知,再提升疾病诊疗和后期管理的能力。”

龙天伟表示,双方的合作恰逢其时。今年新增了7款罕见病药物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医学教育方面,医院牵头主编的《罕见病学》去年出版,罕见病进入国家高校教育系统,重要性不言而喻。“罕见病领域需要聚焦最前沿的医学科研进展,需要医学人文理念的应用,是非常独立、内容体系丰厚的频道。”龙天伟希望和“医学界”一起将“医学界罕见病频道”打造成多学科融合、独具特色的学术频道。

接下来,“医学界”和病痛挑战基金会将从多个方面开展合作,包括:研发罕见病信息平台、打造“遇见罕见”品牌采访栏目、邀请一线专家制作罕见病系列医学系列课程、搭建科普主题活动,以及罕见病相关内容联合传播。作为协议签订后第一个启动项目,双方将联手开展罕见病领域的医生群体问卷调研活动。

与会嘉宾合影

强强联手,实现医药教育现代化

17日,第二场战略合作签约双方为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与医学界传媒。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杜亚宏和医学界传媒首席运营官刘莉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现场(左:医学界传媒首席运营官刘莉莉;右: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杜亚宏)

现代医学从合到分,出现分得太细、分得太散的问题。整合医学强调从人的整体出发,它的推动者樊代明院士提出,整合医学将医学更领域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加以整合,形成更加符合人体健康呵护和疾病防治新的医学知识体系。北京整合医学会开展整合医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和普及整合医学,提高医疗从业人员的素质。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将联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北京中卫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中心、北京医学检验学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医学界传媒强强联手,通过联合相关领域专家、企业实现共同发展医药教育事业。双方以提高医药从业人员素质为目的,为实现医药教育现代化服务。

未来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与“医学界”将开展一系列合作,包括:

1.以学会下属的各医学专科分会为基础,通过医学界传媒的传播能力,双方共同开展医疗领域培训、会议等重点项目;

2.针对临床难点完善医生现有知识体系,邀约国内知名专家组建国内顶尖学术委员会;

3.把握临床医生痛点,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围绕热点话题邀约行业内容各方人员参与,积极讨论,共同进步。

与会嘉宾合影

关于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北京市第一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luehuoban.com/zhzy/10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